2015年啦啦操世錦賽技巧啦啦操前八名拋接動作難度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5:45
本文關鍵詞:2015年啦啦操世錦賽技巧啦啦操前八名拋接動作難度分析
【摘要】:啦啦操運動近幾年在我國的發(fā)展迅速,但僅局限于參與的人群、宣傳和社會認知度等得到提升,而技巧啦啦操項目的發(fā)展處于停滯狀態(tài),與國外強隊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著重對成套中拋接的層次感,時間安排和難度動作的流暢性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分析強隊的優(yōu)勢所在,引以借鑒,尤其是在成套動作中拋接難度完成質(zhì)量和完成數(shù)量上,尋找自身不足之處進行調(diào)整,提高我國技巧啦啦隊的拋接技術水平,勢在必行。本文選用文獻資料法、視頻錄像法,對比分析法、專家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2015年啦啦操世錦賽技巧啦啦操項前八名隊伍成套動作中拋接類難度動作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技巧啦啦操拋接難度動作的技術特點,把握拋接類難度的發(fā)展趨勢,為我國技巧啦啦操項目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結論:1、世錦賽前八名隊伍嚴格按照國際規(guī)則規(guī)定,所有拋接動作難度均為六級;2、冠亞軍隊伍中華臺北隊和美國隊在拋接數(shù)量、多樣性、難度性、同步性和完成質(zhì)量表現(xiàn)突出,其他隊伍與他們相比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3、后直轉體720成為世界強隊集體完成的必選難度,團身后空翻踹X加轉360等各種空中姿態(tài)變化加旋的動作是世界強隊選擇的單組或多組拋接最常用的難度,尖子在空中的姿態(tài)變化趨于多樣化,對運動員空中本體感覺要求越來越高;4、連接集體拋接是拋接類難度發(fā)展的趨勢,拋接數(shù)量和難度系數(shù)是衡量參賽隊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成套展示的亮點;5、拋接的節(jié)奏控制、高度和一致性,以及尖子空中轉體概念的清晰和在空中制高點身體姿態(tài)的準確完整展示均為動作完成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6、通過單組至多組難度系數(shù)最高的拋接動作與成套其他難度動作穿插,體現(xiàn)成套動作的編排創(chuàng)新和內(nèi)容的飽滿,使成套表演更具視覺沖擊力;7.拋接類動作的驚險性和流暢性是體現(xiàn)團隊精神和實力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技巧啦啦操 世錦賽 拋接類難度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37
【目錄】:
- 論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3
- 1.1 問題的提出11-12
- 1.2 研究目的12
- 1.3 研究意義12-13
- 1.3.1 理論研究意義12
- 1.3.2 實踐應用價值12-13
- 2. 文獻綜述13-20
- 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3-18
- 2.1.1 啦啦操的發(fā)展現(xiàn)狀13-14
- 2.1.2 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分析14-16
- 2.1.3 技巧啦啦操難度動作技術分析16
- 2.1.4 技巧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分析16-17
- 2.1.5 技巧啦啦操訓練方法17-18
- 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8-20
- 2.2.1 啦啦操運動的市場價值研究18-19
- 2.2.2 啦啦操運動損傷及預防研究19
- 2.2.3 啦啦操項目的體育課程定位研究19
- 2.2.4 國外研究小結19-20
- 3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20-22
- 3.1 研究對象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文獻資料法20
- 3.2.2 錄像分析法20
- 3.2.3 專家訪談法20-21
- 3.2.4 對比分析法21
- 3.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21-22
- 4 研究結果與分析22-45
- 4.1 拋接類難度分級界定分析研究22-24
- 4.2 拋接類難度動作多樣性對比分析24-33
- 4.2.1 組別數(shù)量對比分析24-26
- 4.2.2 種類數(shù)量對比分析26-29
- 4.2.3 類型數(shù)量對比分析29-33
- 4.2.3.1 集體拋接類難度類型數(shù)量對比分析30-32
- 4.2.3.2 單組多組拋接類難度類型數(shù)量對比分析32-33
- 4.3 拋接類難度動作層次類型對比分析33-36
- 4.4 拋接類難度動作在成套中時間分配對比分析36-39
- 4.5 拋接類難度動作完成質(zhì)量對比分析39-43
- 4.5.1 尖子空中動作一致性39-41
- 4.5.2 尖子空中移位41
- 4.5.3 尖子動作完成質(zhì)量41-43
- 4.6 拋接類難度動作流暢性對比分析43-45
- 5 結論與建議45-47
- 5.1 結論45
- 5.2 建議45-47
- 參考文獻47-50
- 附錄50-51
- 后記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布里安·戴森;;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拋接五只球[J];現(xiàn)代婦女;2007年04期
2 布里安·戴森;;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拋接五只球[J];青年博覽;2007年12期
3 布里安·戴森;郭為;;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拋接五只球[J];花生文摘;2007年11期
4 陳英麗;;藤圈向后轉動向前拋接技術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1985年06期
5 齊桂鳳;論藝術體操火棒拋接動作[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9年03期
6 王娟;;接住孩子拋來的“球”[J];好家長;2010年04期
7 盧愛龍;空中的五只球[J];寫作;2005年22期
8 毛毛;;拋接換位[J];小雪花(小學生成長指南);2007年09期
9 布里安·戴森;郭為;;讓生活之泉涓涓不息[J];山西老年;2012年03期
10 章麗;;拋接球的藝術——教師課堂“提問·應答”藝術的案例分析與思考[J];幼兒100(教師版);201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季永剛;2015年啦啦操世錦賽技巧啦啦操前八名拋接動作難度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2 陳雪梅;藝術體操個人項目圈操帶操中器械拋接技術編排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601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7601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