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梯訓練”對青少年武術套路運動員靈敏素質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軟梯訓練”對青少年武術套路運動員靈敏素質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
【摘要】:競技武術發(fā)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借鑒、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它是中西方體育文化在不斷撞擊與融合中發(fā)展起來的,競技武術套路正向著高、難、美、新的方向發(fā)展,運動員要想取得好的比賽成績,必須穩(wěn)定、高質量的完成高難度動作,這對武術套路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靈敏素質作為身體素質重要組成部分,靈敏素質在武術套路的訓練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備受重視,但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大多是一些動作轉換類、變向跑類、大腦反應類,運動員的整體靈敏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與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不同的是,軟梯訓練能夠提高大腦皮層神經(jīng)過程的靈活性與分析綜合能力,使運動員的整體靈敏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為各技術動作間迅速傳遞提供支持。人體的靈敏素質是機體的基本素質,當人體的靈敏素質增強,就能使各項身體素質訓練能夠協(xié)調地、合理地、全面地發(fā)展,更加全面的完善運動技術。武術套路運動對靈敏素質的作用的要求尤為突出,武術套路運動強調“內外合一,形神兼?zhèn)洹?通過手、眼、身、法、步與精氣、力功的高度協(xié)調統(tǒng)一,就是在體現(xiàn)靈敏素質的重要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對競技武術套路項目特征和軟梯訓練理論的研究,為我省青少年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靈敏素質訓練提供理論依據(jù)。通過實證研究,初步探索適應我省青少年競技武術套路運動靈敏素質訓練的方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運用了文獻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以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以40名石家莊市體校的青少年武術套路隊員為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24周,每周3次的實驗訓練。實驗組實施以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和軟梯訓練相結合的訓練方法,而對照組則照常進行原有的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研究結果:平衡能力測試指標平衡板鶴立平衡縱向比較中,實驗組的測試數(shù)據(jù)出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對照組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兩組的橫向比較中證實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協(xié)調能力測試指標縱向比較中,實驗組的大部分數(shù)據(jù)均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兩組的橫向比較中證實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程序化靈敏素質測試指標三角形障礙跑縱向比較中,實驗組出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對照組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的橫向比較中證實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隨機靈敏素質測試指標六角球縱向對比:實驗組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但對照組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的橫向比較中證實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專業(yè)武術動作測試指標原地縱跳轉體180°——燕式平衡縱向比較中,實驗組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的橫向比較中證實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與軟梯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其效果好于單純的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與軟梯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運動員協(xié)調能力,其效果好于單純的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與軟梯訓練相結合的方法對三角形障礙跑的尤為效果顯著,有助于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程序化靈敏素質的提高。實驗組的訓練方法對隨機靈敏素質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訓練效果上呈現(xiàn)出差異性,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把兩者結合在一起的訓練效果要好于單一的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和軟梯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原地縱跳轉體180°——燕式平衡技術動作得分成績,其訓練效果好于單純的傳統(tǒng)靈敏素質訓練。
【關鍵詞】:武術套路 青少年 靈敏素質 軟梯訓練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5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5
- 1 文獻綜述15-21
- 1.1 青少年年齡段概念的界定15
- 1.2 有關軟梯訓練的研究15-17
- 1.2.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5-16
- 1.2.2 國外的研究現(xiàn)狀16-17
- 1.3 靈敏素質方面的研究17-19
- 1.3.1 概念的界定17-18
- 1.3.2 靈敏素質在其他運動項目上的研究18-19
- 1.4 有關軟梯訓練對靈敏素質影響的研究19
- 1.5 有關武術套路運動員靈敏素質的研究19-21
- 2 研究的對象與方法21-25
- 2.1 研究對象21
- 2.2 研究方法21-25
- 2.2.1 文獻資料法21
- 2.2.2 專家訪談法21
- 2.2.3 實驗法21-24
-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24-25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25-45
- 3.1 實驗前對實驗對象的分組依據(jù)25
- 3.2 平衡能力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25-28
- 3.2.1 實驗前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平衡板鶴立平衡測試指標差異性對比(獨立樣本T檢驗)25-26
- 3.2.2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平衡能力測試指標縱向的對比分析(配對T檢驗)26-27
- 3.2.3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后平衡能力測試指標橫向的對比分析(獨立樣T檢驗)X27-28
- 3.3 協(xié)調能力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28-33
- 3.3.1 協(xié)調能力實驗前各測試指標差異性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28-29
- 3.3.2 實驗前后協(xié)調能力指標縱向對比分析(配對T檢驗)29-31
- 3.3.3 實驗后協(xié)調能力測試指標橫向比較(獨立樣T檢驗)31-33
- 3.4 程序化靈敏素質能力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33-37
- 3.4.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三角形障礙跑測試指標差異性對比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33
- 3.4.2 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程序化靈敏素質測試指標縱向的對比分析(配對T檢驗)33-35
- 3.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后程序化靈敏素質測試指標橫向的對比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35-37
- 3.5 隨機靈敏素質能力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37-40
- 3.5.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六角球測試數(shù)據(jù)指標差異性對比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37
- 3.5.2 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隨機靈敏素質測試指標縱向對比分析(配對T檢驗)37-38
- 3.5.3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后程序化靈敏素質測試指標橫向的對比分析(獨立樣T檢驗)38-40
- 3.6 原地縱跳轉體 180°——燕式平衡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40-45
- 3.6.1 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原地縱跳轉體 180°——燕式平衡測試指標差異性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40
- 3.6.2 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原地縱跳轉體 180°——燕式平衡測試指標縱向的對比分析(配對T檢驗)40-41
- 3.6.3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后原地縱跳轉體 180°——燕式平衡測試指標橫向的對比分析(獨立樣T檢驗)41-45
- 結論與建議45-47
- 參考文獻47-51
- 附錄 151-53
- 附錄 253-61
- 附錄 361-63
- 附錄 463-67
- 致謝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凱;胡秀娟;李守平;;競技武術套路“旋風腳720°+馬步”動作速度特征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羅培;;試論運動員的“軟素質”[J];成功(教育);2008年11期
3 黃淑杰;;武術套路競賽規(guī)則導向性作用芻議[J];福建體育科技;2010年04期
4 陳秀英,袁金寶;從武術歷史的發(fā)展進程觀新時期武術發(fā)展趨勢[J];濟寧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5 劉少博;;體育舞蹈運動員靈敏素質的特征及其發(fā)展[J];黑河教育;2010年04期
6 邱毅;武術套路競賽內容、規(guī)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3年04期
7 高博;孫巖;;籃球運動專項靈敏素質訓練的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年02期
8 吳航;;淺談軟梯訓練法在中學生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9 史儒林;從規(guī)則變化分析競技武術套路發(fā)展趨勢及對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喬巨有;;新規(guī)則實施對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難度動作的影響[J];山西體育科技;2008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費明旋;軟梯訓練對高中男子籃球運動員腳步移動速度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韓濤;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旋風腳720度接馬步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450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74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