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育理論”到“體育人文社會學”——對學科分化與整合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10:26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大力提倡教育改革,體育學科要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趨勢,肩負新任務,迎接新挑戰(zhàn)。結合當前我國社會與企業(yè)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來看,不再局限于人才的文化成績,更加重視人才的身體素質與思想品德等綜合素質。在此情況下,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能僅僅局限于體育運動本身與體育理論本身,要結合課程發(fā)展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科進行整合與分化,確保體育課程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個體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章來源】:當代體育科技. 2020,10(3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體育理論”的誕生與發(fā)展
2 從“體育理論”到“體育人文社會學”
3 對學科分化與整合的思考
3.1 學科分化與整合端正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問題導向
3.2 學科分化與整合擴展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視野
3.3 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打碎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上的枷鎖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體育課程教學設計——評《現代教育技術與藝術和體育學科課程整合方法與實踐》[J]. 韓健,吳東.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20)
[2]不同地域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慶民俗體育的對比研究——以嶺南文化和齊魯文化為例[J]. 鄭健,張婷,李久芬.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20(01)
[3]整體融合:文化強國建設背景下健身氣功海外傳播再出發(fā)[J]. 朱蘇芃,李華. 運動精品. 2019(12)
[4]從單一學科成長到多學科融合共進——對體育自然學科跨界整合發(fā)展的思考[J]. 陳佩杰. 體育科學. 2018(07)
[5]從“體育理論”到“體育人文社會學”——對學科分化與整合的思考[J]. 盧元鎮(zhèn). 體育科學. 2018(07)
[6]體育社會科學理論和學科體系構建的若干基本問題[J]. 熊文.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
[7]從學科交叉與分化管窺近代中國體育學演進發(fā)展[J]. 王顥霖. 體育科學. 2015(06)
碩士論文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熱點演進趨勢分析[D]. 侯艷芳.吉林體育學院 2018
[2]體育院校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課程建設中的效能認同研究[D]. 尉丹丹.武漢體育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325598
【文章來源】:當代體育科技. 2020,10(3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體育理論”的誕生與發(fā)展
2 從“體育理論”到“體育人文社會學”
3 對學科分化與整合的思考
3.1 學科分化與整合端正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問題導向
3.2 學科分化與整合擴展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視野
3.3 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打碎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上的枷鎖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體育課程教學設計——評《現代教育技術與藝術和體育學科課程整合方法與實踐》[J]. 韓健,吳東.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20)
[2]不同地域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慶民俗體育的對比研究——以嶺南文化和齊魯文化為例[J]. 鄭健,張婷,李久芬.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20(01)
[3]整體融合:文化強國建設背景下健身氣功海外傳播再出發(fā)[J]. 朱蘇芃,李華. 運動精品. 2019(12)
[4]從單一學科成長到多學科融合共進——對體育自然學科跨界整合發(fā)展的思考[J]. 陳佩杰. 體育科學. 2018(07)
[5]從“體育理論”到“體育人文社會學”——對學科分化與整合的思考[J]. 盧元鎮(zhèn). 體育科學. 2018(07)
[6]體育社會科學理論和學科體系構建的若干基本問題[J]. 熊文.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
[7]從學科交叉與分化管窺近代中國體育學演進發(fā)展[J]. 王顥霖. 體育科學. 2015(06)
碩士論文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熱點演進趨勢分析[D]. 侯艷芳.吉林體育學院 2018
[2]體育院校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課程建設中的效能認同研究[D]. 尉丹丹.武漢體育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3255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325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