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體教學方法在太原理工大學男生武術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21:40
教學方法是反映一堂課教學成果的重要體現(xiàn),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當代體育教學理論研究中的重要課題!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小群體教學方法是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以小群體小組為基本形式,利用組內成員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培養(yǎng)小群體意識,使小組成員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方法多是以老師為中心,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常規(guī)的武術教學中,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老師為了完成大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忽視了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一武術學習的情況,本文將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到公體武術選項課教學當中,以提高武術課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武術教學質量,從而為武術課教學改革的深化提供可以借鑒的依據(jù)。本文嘗試在國內外有關小群體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武術套路教學技術難點多、動作復雜要求較高,學生難以掌握以及現(xiàn)在教學班人數(shù)比較多,不便實施因材施教等的特點,以小群體教學方法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學武術選項課的應用為研究對象,以太原理工大學2012級大一公體武術選項課學生為實驗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
【文章來源】: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研究動態(tài)
1.3.2 國內研究動態(tài)
第二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問卷調查法
2.2.3 教學實驗法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第三章 應用實驗研究
3.1 實驗方案設計
3.1.1 實驗目的
3.1.2 實驗對象
3.1.3 實驗時間和地點
3.1.4 教學實驗內容
3.1.5 實驗評價
3.2 實驗測量工具
3.2.1 團體凝聚力量表
3.2.2 社會適應量表
3.2.3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3.2.4 《武術套路教學情況調查表》
3.2.5 武術套路動作評分標準
3.3 實驗步驟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于高校武術選項課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4.2 小群體教學方法在太原理工大學武術選項課中應用實驗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4.2.1 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于武術選項課教學對學生學習成績影響分析
4.2.2 小群體教學方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4.2.3 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于武術選項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影響分析
4.2.4 小群體教學方法對學生團體凝聚力影響分析
4.2.5 小群體教學方法對社會適應力影響的分析
4.2.6 引入小群體教學方法武術教學與常規(guī)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團體凝聚力量表
附錄2、社會適應量表
附錄3、武術教學效果調查問卷
附錄4、問卷效度專家評價表
附錄5、武術套路動作評分標準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小群體學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 陳小峰. 經(jīng)營管理者. 2013(31)
[2]“小集體”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李孟璐. 當代體育科技. 2013(29)
[3]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工作方針”中的學校體育任務(下)[J]. 毛振明.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2)
[4]普通高;@球小群體訓練模式的研究[J]. 張玉芬,戰(zhàn)立富,高俊,李鑫.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8(06)
[5]體育小群體教學促進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實驗研究[J]. 傅紀良,丁芳盛.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8(09)
[6]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實施小群體分層考核評價的可行性研究[J]. 劉建敏,趙建芳,王寶珍.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8(07)
[7]普通高校體育課“小集體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 葉常青,李正賢,李金芬,劉擎,邱海枝.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8(01)
[8]中美體育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 張兆斌,竇曉寧.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9]合作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 陸艷芳. 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1)
[10]美、德、日體育教學模式的特點分析與啟示[J]. 邵偉德.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7(03)
碩士論文
[1]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體育院系體育舞蹈普修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周雅麗.湖南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93587
【文章來源】: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研究動態(tài)
1.3.2 國內研究動態(tài)
第二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問卷調查法
2.2.3 教學實驗法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第三章 應用實驗研究
3.1 實驗方案設計
3.1.1 實驗目的
3.1.2 實驗對象
3.1.3 實驗時間和地點
3.1.4 教學實驗內容
3.1.5 實驗評價
3.2 實驗測量工具
3.2.1 團體凝聚力量表
3.2.2 社會適應量表
3.2.3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3.2.4 《武術套路教學情況調查表》
3.2.5 武術套路動作評分標準
3.3 實驗步驟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于高校武術選項課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4.2 小群體教學方法在太原理工大學武術選項課中應用實驗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4.2.1 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于武術選項課教學對學生學習成績影響分析
4.2.2 小群體教學方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4.2.3 小群體教學方法應用于武術選項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影響分析
4.2.4 小群體教學方法對學生團體凝聚力影響分析
4.2.5 小群體教學方法對社會適應力影響的分析
4.2.6 引入小群體教學方法武術教學與常規(guī)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團體凝聚力量表
附錄2、社會適應量表
附錄3、武術教學效果調查問卷
附錄4、問卷效度專家評價表
附錄5、武術套路動作評分標準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小群體學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 陳小峰. 經(jīng)營管理者. 2013(31)
[2]“小集體”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李孟璐. 當代體育科技. 2013(29)
[3]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工作方針”中的學校體育任務(下)[J]. 毛振明.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2)
[4]普通高;@球小群體訓練模式的研究[J]. 張玉芬,戰(zhàn)立富,高俊,李鑫.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8(06)
[5]體育小群體教學促進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實驗研究[J]. 傅紀良,丁芳盛.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8(09)
[6]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實施小群體分層考核評價的可行性研究[J]. 劉建敏,趙建芳,王寶珍.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8(07)
[7]普通高校體育課“小集體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 葉常青,李正賢,李金芬,劉擎,邱海枝.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8(01)
[8]中美體育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 張兆斌,竇曉寧.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9]合作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 陸艷芳. 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1)
[10]美、德、日體育教學模式的特點分析與啟示[J]. 邵偉德.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7(03)
碩士論文
[1]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體育院系體育舞蹈普修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周雅麗.湖南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935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935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