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拍輔助訓練對羽毛球擊球技術的影響研究
【學位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G847
【部分圖文】:
2)實驗前技術水平測試前測技術指標包括揮拍速度、擊球遠度、落點準確性、技術規(guī)范性評價。其中落點準確性、規(guī)范性評價、遠度在北京體育大學羽毛球綜合館測試完成;為了增強實驗的客觀性,揮拍速度在北京體育大學科研中心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測試完成。使用紅外光點高速運動捕捉系統(tǒng)。對受試者的后場正手高遠球,前場正反手挑球技術動作進行拍攝(拍攝幀率 200Hz)。每一個測試項目需要站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把球全力擊出,每一次測試總共 5 個球,取實驗數(shù)據(jù)最為清晰的三次數(shù)據(jù)①擊球速度測試方法:測試器材:使用紅外光點高速運動捕捉系統(tǒng)。對受試者的后場正手高遠球前場正反手挑球技術動作進行拍攝(拍攝幀率 200Hz)。測試方案:每名受試者每個動作(高遠球 正手挑球 反手挑球)進行五次測試(回球線路均為直線)。選取其中標志點最為清晰,動作完成最為符合要求數(shù)據(jù)采集最為穩(wěn)定的三次成功的實驗數(shù)據(jù)。下圖為現(xiàn)場測試圖:
正手挑球速度測試正手挑球速度測試發(fā)球方式采用手拋形式,因為紅外線掃描的區(qū)域有限,需
16圖 3.3 反手挑球速度測試反手挑球速度測試方式與正手挑球速度測試方式一致。速度測試程序:1.受試者先進行 10 分鐘的熱身準備活動,使用統(tǒng)一提供球拍。根據(jù) HelenHayes 模型,在受試者身上貼上剛體標志點和體表標志點。表為主要標志點及固定位置: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賀笑一;;輔助練習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年09期
2 郭賽女;曹文娟;;分析多媒體輔助教學對羽毛球學習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年08期
3 李本憲;李衛(wèi)東;王紅;張_";;淺析輔助練習對羽毛球發(fā)球動作影響的生物力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年19期
4 桑振洲;章苗英;;羽毛球教學的輔助練習:擊打懸掛球[J];體育教學;2014年04期
5 張博;楊志平;;羽毛球男子頭頂突擊殺球技術動作的運動學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6 石澤紅;;原地推鉛球訓練的輔助練習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0年08期
7 陸軍;王玨瑞;;將拓展訓練引入羽毛球教學步伐練習中的探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劉曉陽;田徑技術教學如何運用誘導、輔助練習[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潘原球;越南青少年男子跆拳道技術專項輔助練習系統(tǒng)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2 陶玉晶;我國速度滑冰陸地輔助訓練手段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雯;競賽教學法在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羽毛球選項課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8年
2 童川;羽毛球正手擊高遠球教學方法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8年
3 張世濤;輔助器具在小學生羽毛球正手高遠球、吊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8年
4 陶晨;分層教學在體育專業(yè)羽毛球專項選修步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8年
5 張鳴宇;分層教學對大學體育羽毛球課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延邊大學;2018年
6 蘭慧杰;微視頻輔助教學在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年
7 齊朋雨;可穿戴技術在高校羽毛球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17年
8 王桂芳;視頻輔助教學手段應用于羽毛球教學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7年
9 孫琳琳;網(wǎng)球輔助練習對小學生網(wǎng)球底線正手擊球技術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7年
10 黃斌;多媒體輔助羽毛球教學成效的實證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7年
本文編號:28145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81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