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快速城市化過程所帶來的城市新移民社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北京作為中國特大型城市,其常住外來人口已然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其社會問題也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和亟待解決的社會矛盾。同時,在京新移民球迷群體在觀賽過程中容易因支持傾向不同而產(chǎn)生負面情緒,影響對北京足球的認同,進而影響對北京城市的社會認同,然而,已有研究并未充分認識到職業(yè)足球賽事在影響社會認同等方面的社會建設作用。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訪談法、數(shù)理分析法,以山東魯能北京球迷會球迷群體的社會認同為研究對象。通過國內(nèi)外學者已有研究,以社會學中群際接觸、社會認同為理論基礎,對山東魯能北京球迷會球迷的社會認同現(xiàn)狀進行研究。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首先總結(jié)出該研究對象的群體特征,進而通過主成分分析法確定了群體認同、地域認同、工體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個人身份認同五個認同因子,并通過類別化分類、認同和比較三個社會認同過程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在京魯能球迷在構(gòu)建城市社會認同過程中遇到了自身認同較積極和受體育因素限制認同的兩難處境。隨后本研究提出2個研究假設:在京魯能球迷在京居住時間的增加會促進其對北京的社會認同;在京魯能球迷觀看魯能比賽數(shù)量的增加會阻礙其對北京的社會認同。通過觀看魯能比賽場次、在京居住時間對五個認同因子的相關分析對假設的檢驗結(jié)果為:在京魯能球迷不會因為在北京居住時間增加而對促進其社會認同,再加上支持傾向不同這一體育因素,觀看魯能比賽場次越多,他們會加深對內(nèi)群體成員認同感和對北京國安球迷的排斥,不利于自身對北京的地域認同、情感認同和確立北京人的身份。本研究的結(jié)論為山東魯能北京球迷會成員存在明顯較高的“內(nèi)群體”認同和較低的“外群體”認同;對北京城市的整體社會認同感較好;支持傾向因素是阻礙在京魯能球迷產(chǎn)生社會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更好地促進在京魯能球迷群體構(gòu)建北京城市的社會認同,本研究建議山東魯能北京球迷協(xié)會應重視引導球迷積極融入北京城市;將“北京精神”與“體育精神”的融合當成解決北京新移民球迷群體構(gòu)建城市社會認同的新途徑;打造具有包容特征的球迷文化氛圍,健全規(guī)范球場文化建設。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8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柴民權(quán);管健;;新生代農(nóng)民工積極群際接觸的有效性:基于群體身份與認同視角[J];心理科學;2015年05期
2 郝亞明;;西方群際接觸理論研究及啟示[J];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3 石巖;周浩;;球隊認同研究進展及本土化研究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5年03期
4 金瑞靜;;集體身份認同視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較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5年02期
5 馮瑞;;體育迷的身份認同維度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11期
6 徐科朋;周愛保;夏瑞雪;王大順;李世峰;任德云;;社會身份重要性和社會認同對群體參照效應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4年06期
7 胡書芝;;資本制約、體育參與困境與城市認同——基于廣州、長沙、柳州1342名農(nóng)民工的模型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10期
8 馬淑瓊;陳錫堯;劉雷;;中超職業(yè)足球俱樂部球迷認同及其購買行為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年03期
9 辛素飛;明朗;辛自強;;群際信任的增進:社會認同與群際接觸的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13年02期
10 李向前;侯會生;;我國職業(yè)足球聯(lián)賽球迷觀賽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唐勝英;以體育活動促進新生代“鄉(xiāng)—城移民”的社會融入:挑戰(zhàn)與變革[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燁;球迷社區(qū)對形成俱樂部認同的影響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6年
2 張智剛;山東魯能球迷群體凝聚力的社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
27956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79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