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聯(lián)結的視角測量和干預教練員-運動員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0-07-21 21:42
【摘要】:背景:教練員與運動員的關系對運動員的訓練效果、運動表現(xiàn)甚至整個運動生涯都具有重大影響。以往對教練員-運動員關系的研究,大多是讓運動員直接報告其與教練的關系,然后從教練員的角度對其領導和管理行為的建議。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這種測量可能受社會期待效應等因素的影響,這種對教練的干預也不易施行。目的:本研究擬從自動化的情緒聯(lián)結的角度出發(fā),探究以運動員對教練員的面孔情緒識別偏向反映教練員-運動員關系,并通過評價性條件反射干預運動員,增強運動員對教練員面孔的積極情緒聯(lián)結,改善教練員-運動員關系,并進而提高運動員運動表現(xiàn)。方法:本研究選取青少年運動員被試,該被試群體情緒認知發(fā)展迅速,正是情緒識別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期。研究一通過測量運動員對教練員的面孔情緒識別偏向,并與對該教練關系的外顯和內隱評價相結合探討,來檢驗面孔情緒識別偏向對教練員-運動員關系的反映。研究二采用2(干預分組:積極干預,無干預)×3(3名教練員)×4(測量時間:基線水平,單次干預,干預6周后,干預結束后兩周)的混合實驗設計,通過評價性條件反射對運動員進行為期6周共12次干預。評價性條件反射的干預即將教練員的自然狀態(tài)下的面孔與積極效價的圖片反復多次同時呈現(xiàn),并將這種干預掩蔽在對目標圖片的快速反應實驗任務中。通過比較運動員在干預前、干預一個月、干預結束、干預結束后兩周四個時間點在對教練員的面孔情緒識別偏向、關系的外顯和內隱評價、對面孔的生理反應的差異,以及干預前后教練員在場時的運動表現(xiàn)的差異,從而檢驗干預效果。結果:預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員對教練員中性面孔的情緒評分高于教練員自評,說明運動員對教練員存在面孔情緒識別偏向。研究一的結果顯示,這種偏向與關系評價有關,對比同一個隊的多名教練員,運動員對關系的外顯和內隱評價較不好的教練員,在情緒識別偏向上憤怒、悲傷、恐懼和厭惡等消極情緒的強度更大,而對于積極情緒快樂的識別強度更小。研究二的結果表明,隨評價性條件反射干預進程,積極干預組的運動員,對教練員面孔快樂情緒的識別偏向增加(F(3,135)=3.542,p=.022,η_p~2=.198),憤怒和厭惡情緒識別偏向保持不變(F(3,135)=1.125,p=.350,η_p~2=.073;F(3,135)=0.519,p=.672,η_p~2=.035),同時在內隱關系評價D分數(shù)、外顯關系評價的情感維度上評價更好(F(3,135)=20.186,p.001,η_p~2=.585;F(3,135)=6.427,p=.001,η_p~2=.291);無干預組的運動員對快樂情緒的識別偏向強度沒有變化(F(3,135)=0.897,p=.450,η_p~2=.059),而對憤怒和厭惡情緒識別偏向增加(F(3,135)=5.462,p=.003,η_p~2=.276;F(3,135)=9.989,p.001,η_p~2=.411),對關系的內隱和外顯評價沒有變化。結論:(1)情緒聯(lián)結可用于反映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關系。運動員對教練員的中性面孔的情緒識別存在偏向,內隱與外顯關系的評價越不好,則情緒識別越偏消極。(2)采用評價性條件反射可改善運動員對教練員的情緒聯(lián)結、關系內隱評價以及關系外顯評價的情感維度。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804.8
【圖文】:
基于情緒聯(lián)結測量教-運關系,通過分析中性面孔情緒識別偏向強度與關系的外顯測量和關系的內隱測量評價之間的分數(shù)反應出的關系來檢驗中性面孔情緒識別偏向的效應。在研究二中,首先,探討評價性條件反射對情緒聯(lián)結的干預效果研究,其中包括對情緒聯(lián)結和教-運關系的作用的探究和干預的作用;其次,在驗證評價性條件反射干預效應存在的基礎上,再通過生物反饋儀對影響面孔識別的生理機制進行探討;最后,將干預效果通過訓練表現(xiàn)檢驗,檢查是否積極干預的教練員都在場時,運動員的表現(xiàn)會更好(如圖 1)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804.8
【圖文】:
基于情緒聯(lián)結測量教-運關系,通過分析中性面孔情緒識別偏向強度與關系的外顯測量和關系的內隱測量評價之間的分數(shù)反應出的關系來檢驗中性面孔情緒識別偏向的效應。在研究二中,首先,探討評價性條件反射對情緒聯(lián)結的干預效果研究,其中包括對情緒聯(lián)結和教-運關系的作用的探究和干預的作用;其次,在驗證評價性條件反射干預效應存在的基礎上,再通過生物反饋儀對影響面孔識別的生理機制進行探討;最后,將干預效果通過訓練表現(xiàn)檢驗,檢查是否積極干預的教練員都在場時,運動員的表現(xiàn)會更好(如圖 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高文s
本文編號:27648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7648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