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屆奧運會男子跆拳道運動員決賽技戰(zhàn)術運用研究
【圖文】:
圖 1 3 屆奧運會男子跆拳道決賽各技術使用率從表 3 和圖 1 中可以看出,3 屆奧運會男子跆拳道四個級別的決賽當中,24名運動員技術總共運用了 1731 次,成功次數(shù)為 78 次,攻擊得分 109 分,技術平均成功率為 4.51%。從使用率看,前橫踢、后橫踢和側踢技術總共占 70.77%,其中前橫踢和后橫踢多以攻擊技術使用,側踢多作為阻擊技術配合使用,使用率最低的是旋風踢,
圖 1 3 屆奧運會男子跆拳道決賽各技術使用率從表 3 和圖 1 中可以看出,3 屆奧運會男子跆拳道四個級別的決賽當中,24名運動員技術總共運用了 1731 次,成功次數(shù)為 78 次,攻擊得分 109 分,,技術平均成功率為 4.51%。從使用率看,前橫踢、后橫踢和側踢技術總共占 70.77%,其中前橫踢和后橫踢多以攻擊技術使用,側踢多作為阻擊技術配合使用,使用率最低的是旋風踢,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886.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海龍;黃鶴;;2014年仁川亞運會女子跆拳道中小級別冠亞軍選手技戰(zhàn)術運用特點分析[J];運動;2015年09期
2 侯盛明;;跆拳道比賽加時賽的技戰(zhàn)術特征[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5年01期
3 朱森;;擊頭技術在跆拳道運動中的運用及技能訓練探究[J];運動;2015年05期
4 馬曉利;劉衛(wèi)軍;;2013年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決賽運動員技術特征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5 李香君;;從16屆亞運會跆拳道比賽看跆拳道技戰(zhàn)術發(fā)展趨勢[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6 牟曉麗;;第30屆奧運會男子跆拳道冠軍運動員戰(zhàn)術運用分析[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4年01期
7 王程輝;黨旗;;探析女子跆拳道比賽主動進攻戰(zhàn)術對得分的影響[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楊志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女跆拳道比賽技術統(tǒng)計與對比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年05期
9 劉靜春;車九菊;;從韓國跆協(xié)深化新規(guī)則的舉措看跆拳道技戰(zhàn)術的發(fā)展趨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韋瑋;;跆拳道運動的特點及其發(fā)展趨勢研究[J];中國市場;2008年1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鎮(zhèn)豪;跆拳道競賽規(guī)則中場地變化對技戰(zhàn)術的影響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
2 林芷伊;2015年跆拳道世錦賽半決賽及決賽中女子運動員技戰(zhàn)術特征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
3 曾丙熙;第31屆奧運會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比賽技戰(zhàn)術統(tǒng)計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7年
4 周樹沖;我國優(yōu)秀跆拳道運動員趙帥比賽中技戰(zhàn)術運用特征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7年
5 張華;我國跆拳道優(yōu)秀女子運動員技戰(zhàn)術分析[D];蘇州大學;2016年
6 毛勛;我國優(yōu)秀女子跆拳道運動員主要競技能力特征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7 朱靜;世界優(yōu)秀競技跆拳道運動員比賽攻防轉換過程中技術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8 徐春杰;世界優(yōu)秀男子跆拳道運動員技術發(fā)展趨勢[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9 易海婷;2015年跆拳道世錦賽優(yōu)秀男子運動員技戰(zhàn)術特征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10 丁敏;規(guī)則改革下跆拳道女子+67KG級選手的技戰(zhàn)術變化特征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26565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65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