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云手技術對脊柱曲度影響的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太極拳 + 云手技術; 參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通過太極拳云手技術對脊柱曲度影響的實證研究,探索太極拳形態(tài)的核心技術變化規(guī)律。方法:采用實驗方法對高水平太極拳組和普通組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高水平太極拳組,在太極拳云手動作的脊柱變化是脊柱胸腰段曲度在胸椎1—7節(jié)上沒有明顯變化,而從第8—12胸椎,包括全部的5節(jié)腰椎,整體上都存在比較大的后凸趨勢,且呈現(xiàn)出逐節(jié)遞增的變化特征。結論:1)太極拳形的核心要素是脊柱的生理彎曲減小,由"S"型變化"C"型,形成近似"中直"的軸形。太極拳運動能夠對人體脊柱的曲度和活動度起到很大的鍛煉功效,有長期太極拳練習經(jīng)歷的人群,在對脊柱曲度變化的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能力上要明顯優(yōu)于短時間或無太極拳練習基礎的人。2)受傳統(tǒng)"中庸思想"影響和太極拳攻防化勁發(fā)力要求形成了太極拳形的"中直"脊柱形態(tài)變化。3)脊柱生理彎曲改變,使脊柱椎間盤受力均勻,深層肌肉得到鍛煉,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脊柱疼痛等脊柱疾病,有助健康。4)依據(jù)研究結果提出"靠墻站樁"簡易健身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oud hand technique of Taijiquan on spinal curvature and explore the rule of core technique change of Taijiquan. Methods: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made between the high level Taijiqua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 Results: in the high level Taijiquan group, the spine changes in the hand movement of Taijiquan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egments, but from the 8-12 thoracic vertebrae, including all the 5 lumbar vertebra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thoracolumbar curvature in the thoracic vertebrae (1-7 segments). On the whole, there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nvexity trend, and the chang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step by step. Conclusion the core element of Taijiquan is the reduction of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of spinal column, which changes from "S" type to "C" type and forms an axis similar to "middle straight" shape. Taijiquan exercise can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urva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human spine, people who have a long experience of Taijiquan exercises. The ability of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hange of spinal curvature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ose who have no basic training in Taijiquan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2)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mean thought" and the demand of Taijiquan attack and defense strength, the Taijiquan formed "Taijiquan". Straight "spin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3) changes in the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of the spine," I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nd treat spinal diseases such as spinal pain and help health. 4)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 simple fitness method of "standing against the wall" is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北京體育大學;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分類號】:G852.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秀,徐劍波;太極拳生理實驗效應綜述[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2 張廣華;略論太極拳的修身養(yǎng)性[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3 梁滌美;從中醫(yī)理論看太極拳健身[J];唐都學刊;2001年S1期
4 張衛(wèi);淺談一步太極拳的教學與健身[J];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臧鳳儒;淺談太極拳健身活動中的不良傾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張廣華;太極拳訓練的時空觀[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7 李嵐,趙光;太極拳對老年人的強身健體作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8 楊陽,王德建;太極拳鍛煉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J];體育科研;2003年06期
9 吳斌;論太極拳在中青年知識分子中的傳承[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李繼剛;太極拳鍛煉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曦娟;;長期堅持太極拳鍛煉和飲食調(diào)整對中老年人體成分的影響[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周之華;楊軍;候曼;唐東輝;武英滿;;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對老年人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太極拳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3 陸穎;李青;李潔;;國外太極拳臨床研究現(xiàn)狀與思考[A];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靜;姜麗萍;王國譜;;太極拳意念引導的內(nèi)涵[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5 王曉軍;陳劍云;李艷君;宗維潔;朱宏;;對太極拳抗衰老作用機理的初步探討[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6 呂曉標;張楠楠;倪偉;毛偉琴;;長期太極拳鍛煉對中老年人認知能力影響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7 金挺劍;邱紀方;;太極拳對老年人平衡控制和抗跌倒能力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金挺劍;邱紀方;;太極拳對老年人平衡控制和抗跌倒能力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選編[C];2007年
9 丁瑞;劉卉;;簡化24式太極拳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A];第12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10 林甲換;張四清;;論太極拳文化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基礎[A];第十八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何穎;常練太極拳老人腿腳健[N];健康報;2004年
2 中國武術協(xié)會主席 李杰;太極拳將成為健身時尚[N];人民日報;2001年
3 戴青山;太極拳健身奧秘[N];大眾衛(wèi)生報;2008年
4 北京中醫(yī)協(xié)會提供;癌癥患者可多練太極拳[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曹玉祥;練太極拳強健心肺功能[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11年
6 徐乃輝;太極拳:和諧高效的身心整體運動[N];中國婦女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蔣亞明;學者名家話太極[N];中國體育報;2011年
8 李殿文;習練太極功夫 揚傳統(tǒng)文化[N];伊春日報;2012年
9 本報記者 段佳;研究發(fā)現(xiàn)太極拳鍛煉可改變大腦功能活動[N];科技日報;2014年
10 柳昌林 胡辛;太極拳可防治心血管疾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楊玉冰;太極拳本體論[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2 黃靈燕;太極拳干預對老年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康復效果及步態(tài)生物力學的影響[D];上海體育學院;2015年
3 李慶年(Lee HingLin,Ken);知行太極拳調(diào)理身心的效應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楊慧馨;中老年人太極拳健身運動處方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5 梁棟榮;太極拳鍛煉對懷孕婦女身心影響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6 王貴雙;針刺結合太極拳對失眠的干預作用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阮哲;簡化24式太極拳練習中肌肉、呼吸與植物性神經(jīng)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8 黃豪;太極拳“五功六法”應用于早期帕金森病輔助治療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9 趙影;太極拳健身效果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華帥;太極拳的文化解讀[D];蘇州大學;2009年
2 張國富;內(nèi)蒙古城鎮(zhèn)居民太極拳健身活動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3 王琳;大學生太極拳鍛煉態(tài)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4 崔黎明;太極拳之太極哲理闡微[D];河南大學;2010年
5 楊安兵;將各派太極拳統(tǒng)一的可行性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6 許之星;太極拳的多元發(fā)展策略[D];西南大學;2011年
7 周希文;論道家思想對太極拳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國平;太極拳鍛煉對社區(qū)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及超越老化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1年
9 張翠;論太極拳與全民健身活動[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劉志蘭;甘肅省城鎮(zhèn)居民太極拳健身行為的社會學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133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01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