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學生體育個性化學習研究
本文關鍵詞:江西省大學生體育個性化學習研究
【摘要】:我國堅持體育素質教育發(fā)展深化改革,提出終身教育和終身體育的思想,如何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本領[1],學生將如何適應未來學習型社會的挑戰(zhàn)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教育課題。學生是影響我國教育體系發(fā)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目標、成績、效率以及方式上都存在不同的差異。這些差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學生自身而言,各自掌握的動作知識、運動技能是造成差異性關鍵的因素。如何摒棄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改善原有學習模式,實現(xiàn)這個具有差異性的龐大學生群體的“終身學習”問題呢?個性化學習理論為我們解決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開辟了新的道路。因此,本文從大學生體育學習方式入手,了解江西省南昌部分高校體育學習中,,學生對個性化學習的了解與學習現(xiàn)狀,結合個性化學習的特征、意義和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和論述。 筆者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以江西省南昌部分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為對象。了解當前大學生自身對體育個性化學習的認識現(xiàn)狀以及大學生體育學習方式等問題進行了相關調查與研究。根據(jù)調查研究分析影響學生體育個性化學習的主要因素,針對問題尋找解決途徑。試圖為江西高校提高大學生體育個性化學習能力提供理論和實踐的參考。 主要結論如下: 1、江西省大學生的體育個性化學習能力整體水平較低。 2、教師與學生均能認識到個性化學習的重要性。但教師對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使用的指導作用發(fā)揮欠佳。 3、由于受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的影響較大,在體育課程的內容、時間、空間等選擇的自由度相對缺乏。 4、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影響學生制定體育個性化學習方案的能力。 5、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遠遠低于課堂和課外活動的需要,不能為學生體育個性化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6、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機制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學智;范立雙;;日本中小學教育中的個性化學習:經(jīng)驗、問題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羅志紅;;大學英語個性化學習初探[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1期
3 李廣,姜英杰;個性化學習的理論建構與特征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3期
4 張群;;大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研究[J];廣西教育;2011年15期
5 萬茹;毛振明;;體育探究式學習追問——本體論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吳本連;劉楊;;體育學習方式對不同運動技能水平大學生身體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7 申建春;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核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訪華東師大課程與教材研究所孔企平博士[J];湖南教育;2002年01期
8 桑新民;學習究竟是什么?——多學科視野中的學習研究論綱[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舒蓓,申瑞民,王加俊;個性化的遠程學習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1年09期
10 李華,何茜,吳中福;基于Web的個性化學習系統(tǒng)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年1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本連;自主學習方式影響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湯佳園;個性化學習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偉;語文個性化學習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玉保;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4 韓軍梅;對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的調查與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5 孫志偉;基于學習者特征分析的個性化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6 聞娟;中學生個性化學習評估量表的編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魏中;體育合作學習模式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563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15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