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籃搏運動在中國部分高校的推廣
本文關鍵詞:斯籃搏運動在中國部分高校的推廣
【摘要】:斯籃搏運動是一個集各項運動特點于一身的新型體育運動,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具有美學、趣味、極限等特點的運動項目,又具有籃球、蹦床、體操、冰球、橄欖球等運動項目特點,將蹦床運動員的靈敏、籃球運動員的速度、橄欖球運動的力量、體操運動員的柔韌及冰球運動員的默契配合等結合起來,正是這些特點使任何體育愛好者能夠參與該項目,享受著灌籃帶來的快感,打破文化、年齡、性別、體質等的限制,享受運動,通過在運動場兩隊相互對抗決出勝負。斯籃搏運動的歷史比較短暫,且對斯籃搏運動推廣的相關文獻寥寥無幾,然而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推廣運動很有優(yōu)勢,本文作者在斯籃搏武漢體育學院訓練中心實習之際,根據斯籃搏運動特色進行訓練,進一步了解斯籃搏運動,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等對斯籃搏運動進行深入了解,旨在挖掘斯籃搏運動內涵,將斯籃搏運動在中國高校中推廣起來。在生理生化方面,通過客觀指標橫向比較,來判斷斯籃搏運動可以在中國高校中推廣;在媒介市場將電視媒體、平面媒體、新媒體等有效結合起來深入了解中國體育市場與極限運動發(fā)展等現狀,進一步了解斯籃搏運動推廣的效果,為斯籃搏進一步推廣打好基礎;以武漢體育學院斯籃搏訓練基地為高校推廣的起點,結合斯籃搏聯賽、斯籃搏表演賽、斯籃搏裁判培訓等形式增加斯籃搏運動的影響力,并舉辦斯籃搏武漢高校聯賽推廣斯籃搏運動;斯籃搏教練、裁判及訓練員培訓的MCOP課程推廣斯籃搏。由于斯籃搏運動項目是個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本身存在一些項目特點,在運動推廣中存在一些不足現象,在今后的學者中,從不同方面進一步探究斯籃搏運動的優(yōu)劣,將斯籃搏運動在中國高校推廣更有利于其在中國更廣的推廣。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0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海宏;;《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運動強度與普通大學生生理特點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2 池上晴天;李鴻江;席凱強;;關于運動強度表示方法問題[J];體育教學;1992年01期
3 高言誠;;為什么心率能作為衡量運動強度的指標?[J];學校體育;1984年02期
4 劉英輝;各種運動強度分類的比較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1年04期
5 王躍鳳,傅秋仁;運動處方對三大球運動傷病的監(jiān)測與分析[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周正,林彥山;運動強度不同分類方法的橫向比較[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嚴翊;林家仕;蘇浩;;大強度運動是否適用于大眾健身指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08期
8 林仁驥;俞敏良;;關于脈搏頻率與運動強度[J];福建師范學院學報;1959年S1期
9 ;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何謂適量?[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10 中野昭一;林榮;;運動與營養(yǎng)[J];貴州體育科技;198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紅;鄭勁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強度的個體化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2 劉洵;D.A.Brodie;P.E.Bundred;;心;颊呖祻推谶\動心肌缺血的預測方法及適宜運動強度的探討[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3 劉洵;;相對運動強度與絕對運動強度對血清酶活性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4 ;;婁淑杰;;運動強度對幼齡大鼠海馬神經再生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5 崔蓉;賀蓓;趙鳴武;王玉柱;姚婉貞;馬云;;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肺功能改變及相關因素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6 李煥品;;第八屆民族傳統健身操運動強度的研究[A];2009全國運動生理學發(fā)展與學科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常翠青;;運動體驗[A];第二屆營養(yǎng)宣教技術培訓班報告集[C];2011年
8 王松濤;王安利;王正珍;安楠;樊晨光;;61~65歲男子健身鍛煉適宜運動強度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胡偉民;;健康老年人推拿功法易筋經不同方式鍛煉的運動強度研究[A];第十三次中醫(yī)推拿學術年會暨推拿手法治療脊柱相關疾病高級培訓班論文匯編[C];2012年
10 劉芹;柏開祥;程吟;陳健;;不同運動強度下人體能量消耗的計算及評價[A];第十四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 楊靜宜;運動要適量 適度是關鍵[N];健康時報;2003年
2 谷馬林;夏季運動七項注意[N];健康報;2007年
3 周強;不同年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強度[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4 師青松;夏季運動六點注意[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5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內分泌科 嚴勵;運動:適度即可[N];健康報;2009年
6 軼南;運動選擇因病而定[N];保健時報;2005年
7 身體周刊記者 屠俊;沉湎于運動[N];東方早報;2014年
8 邵開琴;似是而非的運動誤區(qū)(健身有道)[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9 張寶慧 常翠青;運動與健康的距離[N];人民政協報;2003年
10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郭軍;運動與疲勞[N];中國體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姜梅英;中國山地戶外運動風險防范機制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2 李紅艷;戶外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3 孫彬;運動感知計算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慶如;啦啦隊運動的文化詮釋及體育賽場啦啦隊活動的組織運行模式[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5 樊麗霞;不同訓練強度影響骨腱結合部損傷的機理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俊;山地戶外運動生命安全風險分析與防范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陸明艷;運動文胸的運動舒適性研究與設計[D];蘇州大學;2015年
3 孫竹梅;DNA-PKcs/Gadd45β及GAP-43/Nogo-A在不同運動強度預處理腦缺血大鼠海馬區(qū)的表達及意義[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4 楊中方;上海市老年糖尿病患者運動鍛煉的現況調查[D];復旦大學;2014年
5 孫慶楠;運動能力增齡性變化敏感指標的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5年
6 侯紅影;運動強度、運動持續(xù)時間對鍛煉者體驗效用影響的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5年
7 崔建飛;不同強度運動結合CLA對青春期肥胖大鼠不同組織RBP4的影響[D];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
8 朱文強;不同運動強度對種公馬性欲、精液品質及血漿生化指標的影響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潘敬奎;人體運動識別與綜合分析系統[D];東華大學;2016年
10 張曉波;基于體感網的人體運動測量及其評價[D];東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539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15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