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特殊教育論文 >

視力殘疾學生對他人愿望、情緒以及錯誤信念的理解

發(fā)布時間:2018-04-02 16:18

  本文選題:兒童 切入點:心理理論 出處:《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10期


【摘要】:目的:研究視力殘疾學生心理理論的能力。方法:以測驗故事為測量工具,對93名視力殘疾學生理解別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進行評價。結果:視力殘疾學生能理解別人的愿望,理解別人在不同情景、愿望下所產生的情緒,并能依據別人的愿望推測別人可能發(fā)生的行為。但是,只有37.6%的視力殘疾學生能理解不同情形下別人所持有的虛假信念,25.8%的視力殘疾學生能理解由錯誤信念所導致的認知性情緒;先天盲與其他視力殘疾學生在理解別人心理的能力上差異不顯著。結論:視力殘疾學生理解別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不同;微弱的視力對視力殘疾學生心理理論能力的影響不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ility of theory of mind of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y.Methods: the ability of 93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y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omponents of other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est stories as a measuring tool.Results: the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y could understand the wishes of others, understand the emotions of other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desires, and infer the possible behavior of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wishes of others.However, only 37.6% of the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y could understand the false beliefs held by other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25.8% of the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ies could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emotions caused by false belief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ngenital blindness and other vision disabled students in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others' psychology.Conclusion: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y have different ability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omponents of others, but weak vis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ir psychological theory abilit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北京盲人學校
【基金】: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特殊教育“十五”課題——“盲生生理、心理及教育相關問題的系列研究”2002[53]
【分類號】:B842.6;G7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隋曉爽,蘇彥捷;對心理理論兩成分認知模型的驗證[J];心理學報;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云,李紅;語言與兒童心理理論關系的一種新觀點[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1期

2 陳源;孤獨癥兒童的特征與訓練策略[J];閩江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陳滿琪,李春;兒童心理理論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李小晶,李紅,胡朝斌;兒童心理理論研究現狀和發(fā)展[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2期

5 徐芬,王衛(wèi)星,高山,Mark Sabbagh;幼兒心理理論水平及其與抑制控制發(fā)展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4期

6 劉秀麗;學前兒童心理理論及欺騙發(fā)展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4期

7 李曉東;周雙珠;;幼兒是如何通過錯誤信念任務的:信念還是規(guī)則?[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3期

8 王益文,林崇德,張文新;外表真實區(qū)別、表征變化和錯誤信念的任務分析[J];心理科學;2003年03期

9 郭力平,馮君萍;早期兒童的游戲與心理理論的發(fā)展[J];心理科學;2003年05期

10 鄭信軍;7~11歲兒童的同伴接納與心理理論發(fā)展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丁芳;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聞戈;工讀學生攻擊性行為社會認知特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4 胡金生;兒童同情心的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旭;漢語幼兒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琳;心理理論視角下4~6歲幼兒同伴間的教的水平及特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琳;小學兒童情緒認知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麗萍;中小學生欺負/受欺負與其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益文;3~4歲兒童攻擊行為的多方法測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楊明;兒童早期心理理論能力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楊怡;幼兒錯誤信念理解能力的訓練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麗;幼兒心理理論與適應行為發(fā)展關系的初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3年

8 魏勇剛;抑制性控制在幼兒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的相關中的作用[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崔云;3-6歲城市與農村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及其家庭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對比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任真;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理論與中心信息整合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茜,蘇彥捷,劉立惠;心理理論—— 一個廣闊而充滿挑戰(zhàn)的研究領域[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彥捷;王璐;;兒童視覺后見之明效應中自我與他人的分離[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董思飛;;我家寶貝太害羞——分析、應對兒童的社會退縮現象[J];大眾心理學;2008年06期

3 江漪敏;;如何面對兒童的入學不適應[J];大眾心理學;2011年08期

4 徐宇晨;;兒童說謊行為成因及其應對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5 李銳;;兒童貪吃的心理探因[J];大眾心理學;2004年03期

6 張慶;王美芳;白文;;幼兒未來情景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7 黃晶;;心理劇療法與兒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3期

8 白鋒宇;;如何促進兒童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J];大眾心理學;2007年12期

9 胡良英;胡利人;周旋;王燕妮;;兒童氣質影響因素的研究現狀[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10 王忠清;解雅春;王志明;付智偉;陳素芬;張慧穎;;哈爾濱市3~5歲兒童忽視現狀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紅蘭;;4歲兒童錯誤信念行為解釋問題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張麗錦;董奇;;4—5歲兒童在4種經典心理理論任務上的發(fā)展[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俞濤;蘇彥捷;;3~5歲幼兒愿望理解與錯誤信念理解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嬋;許琴;胡清芬;;抑制功能要求差異對兒童欺騙任務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慶雄;靜進;蔡小梅;劉芳梅;鄒小兵;唐春;蘇曉梅;劉燕;朱彤芳;;非言語型學習障礙兒童視覺空間認知特征與行為問題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內地、港、澳)“兒童發(fā)育與行為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妍;;試析ToM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諸佳男;;繪本閱讀對小學三年級兒童情緒智力的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覃婷立;蘇彥捷;;從行為談論到心理理解:親子談話和2-3歲兒童的心理理論[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榮;桑標;;性別在兒童同伴關系理解中的內隱作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鄭淑杰;閆秀云;;兒童對退縮行為的認識和反應[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南師大心理系 劉建新;幫助兒童用自己的力量活下去[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張新德;兒童心理疾患多家長教師應關心[N];長春日報;2005年

3 武漢 湯世明;幫助兒童走出冬日抑郁陰影[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4 陳鶴琴(我國著名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專家);兒童的心理[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鄭麗 (作者單位:市心理測量科學研究所);兒童退縮心理的成因及對策[N];鞍山日報 ;2007年

6 保健時報記者 初銘宇;不該忽略的兒童情緒[N];保健時報;2006年

7 曉金;兒童常見心理障礙[N];大眾科技報;2001年

8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心理科主任醫(yī)師 翁暉亮;兒童也患強迫癥[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李亞男;兒童更需要健康的心理[N];新疆日報(漢);2004年

10 ;兒童夢中更易出現侵犯行為[N];北京科技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2 周世杰;兒童記憶成套測驗的初步編制[D];中南大學;2002年

3 鄭玉瑋;人際互動中心理理論的認知神經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5 王元;3-5歲兒童自我調節(jié)各成分與其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婷;執(zhí)行功能和心理理論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7 白瓊英;青少年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馬基雅維里主義信仰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8 丁芳;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麗華;3-9歲兒童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亞真;不同攻擊/受欺兒童的熱認知特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紅蘭;3-5歲兒童錯誤信念行為解釋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2 田慧莉;用裝扮游戲中的欺騙任務模式考察3-5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3 宋明霞;2-5歲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洪猛;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同步性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鳳爾翠;受體罰兒童的心理行為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黃彥萍;3.5~5.5歲兒童心理理論與時序認知能力關系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7 薛yN凌;上海地區(qū)青少年及兒童性別角色的測量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8 常梅;兒童內隱記憶的視覺掩蔽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9 林琳琳;5-9歲兒童自傳記憶與自我概念的發(fā)展及其關系[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10 劉成偉;小學六年級學習困難兒童學業(yè)成就篩查測驗的初步編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7011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17011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57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