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可行性和途徑分析
本文關鍵詞: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可行性和途徑分析 出處:《教學與管理》2013年3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親職教育 學校教育 家長學校 家庭教育 家長教育 健康發(fā)展 心理健康 子女 父母 教育學生
【摘要】:正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人們不斷考取各種證書,可扮演重要角色的家長卻沒經過任何的"職業(yè)培訓"就直接上崗。雖然我國家長把養(yǎng)育子女作為自己的畢生責任,從胎教、早教到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投資毫不吝惜,然而卻把最重要的教育責任全盤委托給了學校。教育家們認為,稱職的父母不僅要給予子女物質上的滿足和生活上的照顧,更應對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社會化發(fā)展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只有架好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橋梁,共同擔負教育祖國未來的重任,充分利用家庭與學校的合力,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發(fā)展、成績優(yōu)秀的人才。一、親職教育及其發(fā)展狀況親職教育(Parents Education)在國外被稱為"雙
[Abstract]:This is a society full of competition, people continue to obtain various certificate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the parents did not undergo any "occupation training" posts directly. Although China's parents to raise children as their lifelong responsibility,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school education, fetal education, investment for children without stint, but the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entrusted to the overall school. Educators think that parents should not only give children material satisfaction and life care, but also to deal with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social development bear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the bridge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family only fram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jointly responsible for education task force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family and the school, to foster a heart healthy development, outstanding talents. A par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arental education ( Parents Education) is known as "double" abroad
【作者單位】: 吉林通化師范學院;吉林通化市財經學校;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關于東北邊遠地區(qū)親職教育狀況調查研究”(編號:GH1148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78
【正文快照】: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人們不斷考取各種證書,可扮演重要角色的家長卻沒經過任何的“職業(yè)培訓”就直接上崗。雖然我國家長把養(yǎng)育子女作為自己的畢生責任,從胎教、早教到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投資毫不吝惜,然而卻把最重要的教育責任全盤委托給了學校。教育家們認為,稱職的父母不僅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艷梅;;試論家庭教育中家長的終身學習[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段飛艷;;從學前教育管窺家庭之親職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11年04期
3 楊慧青;;幼兒園“現場指導式”親職教育活動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3期
4 張爽;;東北邊遠地區(qū)親職教育現狀實證分析——以通化市初中生家庭為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永勝;卿小蓮;;家長學習:提升家庭教育理性的應然路徑[J];成人教育;2011年02期
2 劉根東;吳寒飛;;家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專業(yè)化試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1年06期
3 金姝;;親情與和諧同在——淺析親子教育的原則及實施方法[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年10期
4 鄧惠明;;關于構建社區(qū)家長學校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年09期
5 徐慧艷;張莉;;幼兒父母的親職教育發(fā)展現狀及思考——從某些先進國家或地區(qū)親職教育的經驗分析入手[J];幼兒教育;2011年36期
6 趙國玲;常磊;;青少年網絡被害的家庭教育原因實證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棟天;我國學前兒童親職教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2 談龍河;家長對未成年子女社會化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亞杰;當代家長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霍利婷;上海市初中生家庭親子沖突的調查與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段飛艷;社會學視野下農村0~3歲嬰幼兒隔代教養(yǎng)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吳怡然;民間公益組織對農民工進行家長教育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馮丹;中美兩國親職教育實踐的差異性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8 閆新;當代大學生親職教育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9 朱Z赯,
本文編號:13620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136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