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教學的實施與管理
本文關鍵詞:差異教學的實施與管理
【摘要】:差異教學是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需要,是融合教育的必然要求。差異教學的實施需要相應的學校教育管理。管理者要重視對教師差異教學理念、策略的培訓,改進學校教育管理,鼓勵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差異教學,并為差異教學實施提供保障和支持。
【作者單位】: 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
【分類號】:G760
【正文快照】: 1差異教學理念及實施差異教學的意義1.1差異教學的概念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發(fā)展的教學。[1]”差異教學關注個體間的差異,強調在班集體教學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tǒng)一;差異教學關注個體內的差異,強調揚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珩;全納教育哲學與教育民主[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書生;左小娟;;差異教學策略設計初探[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明安云;;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語分級教學模式探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7年02期
3 程向陽;;數(shù)學課程標準觀照下的差異教學[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4 盧麗虹;;英國成功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啟示[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袁玉濤,翟均;素質教育觀下的發(fā)展性體育教學探索[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3年01期
6 田友誼;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對教育的意義[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楊莉君,張伯邑;建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目標[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劉緋緋;信息技術與系統(tǒng)設計——俄語教學現(xiàn)代化模式的兩大要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姜智;;差異教學理論的哲學思考[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郭繼東;;從過渡語發(fā)展階段看大學英語教學[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樹婷;;差異教學——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與實踐[A];湖北省地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善良;現(xiàn)代認知壓觀下的數(shù)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云奔;教學公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魏薇;小學閱讀教學的生活體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治平;面向個體的教科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曼;分層遞進化學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唐素勤;基于領域本體的跨學科智能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門學泳;五年制師范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蔣波;小學生競爭—合作學習與社會性發(fā)展關系的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楊立;高師體育教育專業(yè)跳遠教學中應用“差異”教學法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曲新藝;體育院系速滑實踐課引入合作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根祥;高中數(shù)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分析及矯治對策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9 郭兆霞;體育學習中對個體評價的實驗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黃福祥;論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及其培養(yǎng)[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申繼亮,王凱榮;論教師的教學能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華國棟;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王輝,華國棟;論差異教學的價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黃志成;試論全納教育的價值取向[J];外國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王珩;全納教育哲學與教育民主[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6 姜智,華國棟;“差異教學”實質芻議[J];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倩倩;;《勞動合同法》熱議問題之我見[J];青年科學;2010年01期
2 黃芳;;“辯”化有“!盵J];江蘇教育;2010年04期
3 劉杰;;學生自主管理的實施與培養(yǎng)[J];林區(qū)教學;2010年02期
4 陳紅梅;;小學英語實施差異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教學設計;2010年06期
5 郭軼群;;淺淡提高教師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J];才智;2010年04期
6 李月璽;;學校隱性德育實施的理論基礎探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3期
7 徐鵬;徐京廣;肖月;;專業(yè)教學中的差異教學法[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03期
8 穆肅;吳金菊;;國際遠程職業(yè)教育實施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2期
9 周明新;;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4期
10 李娟;;《幾何概型》教學中實驗的實施與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毅;韓璽梅;;對《醫(y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guī)范(試行)》實施的淺議[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五屆青年委員會第一次年會暨2010年《中國醫(yī)療設備》雜志社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鐘燦富;;廈門市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三年總結與反思[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陳登新;;中等職業(y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張建民;賈耀惠;夏艷東;;阜新采動區(qū)混合煤層氣井部署、實施和抽采技術研究[A];煤層氣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2010年全國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方奇;;淺析新會計準則實施對煤炭企業(yè)的影響[A];煤炭經(jīng)濟管理新論(第10輯)——第十一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暨2010年中國煤炭學會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譚曉彪;;大型衡器土建基礎修復方案的探討與實施[A];稱重科技暨第八屆全國稱重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孫拴恩;;農村氣象科普初探[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公共氣象服務論壇——以公共氣象服務引領氣象科普工作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8 ;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的通知[A];電子信息節(jié)能技術與產(chǎn)品推廣應用專集[C];2009年
9 崔春蘭;;生物課教學中如何組織實施討論[A];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地區(qū)遺傳學研究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魏文信;姚凱;李凱;張文斌;;關于鄭州市夜景照明的探討[A];河南省照明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2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3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4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5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6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7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8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9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10 ;研究學生的實踐 因材施教的案例[N];文匯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呂星宇;論教育過程公平[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馬開劍;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池;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性別差異和性別視角下的差異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侯曉倩;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0年
3 黃鵬程;中學差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4 宋春娜;基于差異教學思想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設計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孫宏燕;隨班就讀教師差異教學能力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朱文紅;差異教學的課堂組織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丁瓊;形成性評價在小班化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靳強;基于網(wǎng)絡教學交互策略的差異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雙喜;新課程背景下基于混合能力班級的差異性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馨芳;利用高中物理必修教材開放性欄目的差異教學設計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193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121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