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我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18 16:12
【摘要】:通識教育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大學開展了文化素質教育,大學教育在強調以知識為本中逐步走向突出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終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在此基礎上開始了通識教育的實踐探索。然而,通識教育理念聽起來非常誘人,但是具體涉及到通識教育課程的建設與實施方面卻困難重重。經(jīng)過十幾年的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過去踐行或正在進行的通識教育課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重新審視我國高校的通識教育課程開設的理念以及管理,并借鑒國外高校先進辦學經(jīng)驗,將使我國的通識教育課程走出困境,走向理性與科學。 本文以系統(tǒng)的分析方法為主線,采用文獻分析、歷史研究、理論論證、案例比較等手段,以高等教育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課程為研究對象,以通識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為研究內(nèi)容,主要探討了通識教育與通識課程的概念與理論淵源,高等學校中通識教育課程的主要模式,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中遇到的困境等內(nèi)容,最后對通識教育課程的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本文分五章,具體內(nèi)容為: 第一章緒論:主要交待了本課題研究的緣起、意義、內(nèi)容、對象與方法以及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課程等幾個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大學通識教育與通識課程的理論溯源:主要介紹了與通識教育、通識課程相關的理論,具體介紹了自由教育、人本主義教育、全面發(fā)展教育等理論,并闡述了這些理論與通識教育、通識課程的關系; 第三章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模式分析:介紹了通識課程的四種類型,它們分別是核心課程、經(jīng)典名著型課程、分布必修型課程和自由選修型課程; 第四章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困境:分析了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如通識教育定位不明確,通識選修課難以實現(xiàn)通識教育的目標,非正式的通識教育課程難以發(fā)揮作用等。 第五章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建設:本章針對第四章中提出的通識教育課程的困境對通識教育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相應的對策。包括對通識教育理念的反思,完善通識教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通識教育課程的專門組織機構,加強教學方式的改進,,注重非正式課程的建設以及開發(fā)適合各校本身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Abstract]:Gene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practical problem. In the middle of 1990s,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carried out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life. And on this basis, the general education began the practice of exploration. However,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 sounds very attractive, but it is difficult to construct and implement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practice, we have found that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practiced or being conducted in the past did not achieve the intended purpose. To re-examine the concept and manage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o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make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our country walk out of the predicament and move towards rationality and scienc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as the main line, use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history research, the theory argument, the case comparison and so on, takes the higher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tag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origi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main model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r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origin, significance, content, object and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other concept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gener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of free education, humanism educa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l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university. It introduces the four type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hich are the core curriculum, the classical masterpiece curriculum, and so on. Chapter four: the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unclear orient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informal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re difficult to play a role.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view of the dilemma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ut forward in the fourth chapter. Including reflection on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 perfecting the contents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setting up special organiz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strengthen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Lay stres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l cour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suitable for each school itself.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4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永紅;;本科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趙菊珊;婁延常;;大學通識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5期

3 龍大為;何蘭英;;美國高校的通識教育評介[J];中國高等教育;2006年08期

4 張曉琴;;港臺高校通識教育的發(fā)展及其對內(nèi)地高校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36期

5 陳恩維;高宇;;美國通識教育理念與課程設置的變革及其啟示[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年02期

6 王連球;;高校強化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19期

7 肖章柯;;應用型大學實施通識教育探微[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5期

8 畢鶴霞;引入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啟示[J];中國農(nóng)業(yè)教育;2005年03期

9 熊思東;;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群言;2007年07期

10 任長印;;高職院校實施通識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文瑞;;廿一世紀談大學通識教育的新紀元——生存挑戰(zhàn)、時代課題與嶄新思維[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社會變革與大學發(fā)展”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胡顯章;;全球化脈絡中的大學通識教育[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國際合作與發(fā)展”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楊慶生;杜家政;;通識教育課程—力學工程[A];北京力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向鐵元;喬卉;彭輝;郭曉云;;本科教學中開設通識課程的必要性—“綠色電力”通識課程教學有感[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王君艷;嚴正;;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yè)教育定位下的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培養(yǎng)計劃[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林曉英;蘇現(xiàn)波;;關于煤及煤層氣工程專業(yè)建設的思考[A];中國高等地質教育歷史經(jīng)驗與科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俊宗;;構建多樣性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為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適切性人才——以西北民族聚居區(qū)高校為例[A];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張雪;;美國高校農(nóng)科本科課程體系的特點及啟示[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宋尚桂;佟月華;;中國大學文化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路徑與教育改革對策[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10 徐曉雄;劉景福;;數(shù)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探索與實踐——以寧波大學數(shù)字媒體技術專業(yè)為例[A];全國數(shù)字媒體技術專業(yè)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佳 通訊員 張全友;武大停掉8門通識教育課程[N];長江日報;2010年

2 廣州 鄭渝川;大學生“幼齡化”危言聳聽[N];東方早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方可成;“小樓”和“大師”:一所理想大學的模樣[N];南方周末;2010年

4 記者 陳菁霞;上海交大科學史系慶祝成立10周年[N];中華讀書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劉玉;新課改師資從這里輸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葉飛;香港理工勁吹“中國風”[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陳曉春;南大加快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N];新華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康磊;“向課堂要效率”構建成功橋梁[N];長春日報;2011年

9 周流溪(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大學應培養(yǎng)什么人才[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10 周作宇 常桐善;美國最大公立大學系統(tǒng)怎樣招生[N];中國教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柏楊;軍醫(yī)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模式構建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陳艷紅;思想政治教育與通識教育結合芻論[D];復旦大學;2009年

3 彭壽清;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王偉忠;高校腐敗行為與廉政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牛文明;學科和課程的分化與綜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滿滿;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評價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2 孫增娟;社會變遷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3 鄧慧杰;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姚向遠;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高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煉;我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6 孫澤瓊;外語院校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2年

7 楊瑩;中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8 楊洋;我國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實施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9 史媛媛;美國大學通識教育一致性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軍星;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國大學通識教育本土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796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796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b06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