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吳有訓大學教育思想及其在清華的實踐——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的高質量大學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8-07-06 11:25

  本文選題:吳有訓 + 學術獨立 ; 參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吳有訓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科學家,其大學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其宗旨是"學術獨立",實現學術獨立的根本途徑是"建立由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的高質量大學教育",也就是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辦研究型大學。吳有訓大學教育思想的具體內涵是:在科研上,教師要"成就有意義的研究,結果為國際同行所公認";在教學上,推行"重基礎、重質量、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注重選拔高素質的人才,因材施教,實行通才教育,"理論知識與實驗能力并重",養(yǎng)成嚴謹科學、自由探究的學風;在管理上,根據學術和學者的特性,以人為本,團結全體教師,實行民主管理,形成和諧進取的學術環(huán)境。吳有訓教育思想,在清華物理系的成功實踐,開啟了中國研究型大學的發(fā)展道路。
[Abstract]:Wu Youxun is a famous educator and scientist in China. His university education thought was formed in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n the 1920s. Its aim is "academic independence", and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academic independence is to "establish a high-qual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supported by high-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is, to combine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run a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Wu You-xun 's educational thought i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ers should "achieve meaningful research and the results are recognized by international peers"; in teaching,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emphasizing foundation, quality,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should be pursue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teach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carry out generalist education, pay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ability, develop a rigorous and scientific style of study, and freely explore it. I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s and scholars, it is people-oriented, Unite all teachers, implement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form a harmonious and progressive academic environment. Wu Youxun's educational thought, successful practice in Tsinghua Physics Department, has open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海軍東海艦隊工程設計處;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運紅;馮增俊;;澳門高等教育質量評估保障的新進展[J];現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2 劉新生;范玉;;論大學名師與學術精神[J];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3 毛翰;;漫話中國大學校歌[J];基礎教育;2007年02期

4 葉賦桂;;百年清芬:生生不息的清華理念——為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而作[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5 徐劍虹;;學術性·民族性·本土性:羅家倫的大學理念與實踐[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6 郭勇;黃海平;;胡適的一流大學理想與實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崔曉林;武云溥;;一個世紀的旅程[J];國學;2011年07期

8 田恒平;;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的規(guī)定性與可變性探討[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9 陳遠;趙翩翩;;清華與中國的現代化[J];國學;2011年07期

10 張清民;;1930年代高等教育機制對文學理論生產的影響[J];中州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徐國利;;胡適大學教育思想敘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嗣涔;;從臺灣經驗論大學的行政領導、民主參與及社會關懷:理念與實踐[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管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中杰;發(fā)揚復旦精神[N];文學報;2005年

2 魯寧;大國未必有“大學”[N];中國保險報;2005年

3 ;清華理念:百年傳奇生生不息[N];中國教育報;2011年

4 陳季冰;理想的大學與大學的理想[N];東方早報;2005年

5 郭輝;談談高校教師的資格[N];學習時報;2007年

6 早報記者 田青瑤;復旦精神討論“團結服務犧牲”最響亮[N];東方早報;2005年

7 復旦大學副校長 周魯衛(wèi);“做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N];科技日報;2003年

8 北京學者 張克;“清退門”沉思[N];宜春日報;2010年

9 本版編輯 丁建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劉定才(湖南學者) 楊東平(北京理工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院長) 朱學勤(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中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教授);學界對高!肮俦疚弧爆F象批判的歷史回顧[N];中國改革報;2007年

10 李鈞;十字街頭 中國學術如何整合與重建[N];中國教育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喜旺;學術與教育互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東杰;政治、社會與文化視野下的大學“國立化”:以四川大學為例(1925—1939)[D];四川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朱雯;吳有訓高等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蔣洪池;大學與政府權能關系的演變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戴升華;胡適的一流大學夢[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毛利丹;論我國大學校歌的育人功能[D];河南大學;2010年

5 王穎;西南聯大的管理文化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楊艷;美國高校學術誠信制度建設研究及啟示[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強強;我國高等教育布局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1026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026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efb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