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網絡的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應用研究
本文選題:人工神經網絡 + BP神經網絡; 參考:《蘭州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提高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素質,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策,民族高校作為給少數民族發(fā)展培訓人才的主要陣地,教育質量是民族高校發(fā)展的核心問題。但是,要提高教育質量重點是要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就是教學評價,對于民族高校如何建立有效、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要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所有因素,而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眾多,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也有差異,所以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往往很難用適當準確的數學解析式來表達,傳統(tǒng)的分類方法無法準確的解決這些問題,而人工神經網絡有其非線性映射、學習分類和實時優(yōu)化的基本特征,為非線性分類和模式識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本課題結合民族高校教學工作的實際特點和教育發(fā)展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將人工神經網絡的理論引入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中,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把眾多復雜的指標綜合起來,并予以量化,以期為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等級的認定提出更為準確合理而又科學客觀的評價方法。通過MATLAB軟件編程,構造出BP神經網絡模型,利用LMBP算法,經過訓練、合理化檢驗,得到較合理的結果。 通過構建民族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模型。解決主觀因素對教學質量評價的影響,為教學質量評價提供一種新思路,為民族高校教學質量建設提供一種新方法。具體來說,本文開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分析了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2)介紹了神經網絡的相關理論與技術,BP神經網絡的算法、原理等。 3)從教育理論出發(fā),制定合理的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4)設計基于BP神經網絡的民族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tǒng),包括神經網絡評價模型、網絡結構、學習參數和學習算法。 5)應用MATLAB仿真軟件對已建立的神經網絡評價系統(tǒng)進行驗證,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樣本準備、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實驗顯示,BP神經網絡在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應用是合理可行的。 論文結束部分對本文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研究中一些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Abstract]:It is a basic policy of the state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all ethnic minorities, to achieve common unity and progress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and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core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Howev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key point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quality, we should consider all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 is also different. Therefor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eaching quality are often difficult to express with proper and accurate mathematical analytic formula,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can not solve these problems accurately, 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has its nonlinear mapping. The basic features of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and real-time optimization provide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nonlinear classificat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work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ing qualit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to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nd establishes the relevant mathematical models. This paper synthesizes and quantifies many complicated index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grade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The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programming with MATLAB software. By using LMBP algorithm, the reasonable results are obtained through training and rationalization test. By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To solv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on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o provide a new way for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a new method for teach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the following research work: 1)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re analyzed. 2) the related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BP neural network are introduced. 3)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theory,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4) design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including neural network evaluation model, network structure, learning parameters and learning algorithm. 5)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to verify the established neural network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experimental design, experimental sample preparation,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P neural network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the research work is summarized, and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re discussed.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42;TP1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新國;試論民族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2 敦屏;民族高校文科學報的特色問題──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民族系統(tǒng)聯系中心1995年學術研討會論點綜述[J];今日民族;1995年12期
3 盛大申;民族高校畢業(yè)生擇業(yè)心理困惑及導引[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4 李世強;論邊遠省區(qū)民族高校的英語教學改革[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5 李建農;試論“服務育人”在民族高校的地位與作用[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6 李繼國;關于民族高校體育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胡萍;民族高校辦學特色芻議[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8 趙立;對民族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9 包和平,蔡明德;我國民族高校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探索[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楊曉云;談民族高校學報編輯的道德素質修養(yǎng)[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志紅;燕亞菲;張雷;;BP神經網絡在小麥赤霉病氣象預測中的應用[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現代農業(yè)氣象防災減災與糧食安全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李寧;陳定藝;劉金祥;陳曉春;丁高;;基于BP神經網絡的城市建筑熱環(huán)境研究[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鄭卓;鄧韞;黃康有;SUC Jean-Pierre;BERNE Serge;;沖繩海槽150ka BP以來的孢粉記錄與環(huán)境變化(英文)[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5屆學術年會——紀念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80周年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建國;;BP神經網絡在靜態(tài)汽車衡軸自動識別中的應用[A];稱重科技——第十屆稱重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柳柳;喬艷紅;;BP神經網絡在區(qū)域滑坡危險性預測中的應用[A];工程地質力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暨工程地質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曹廣真;侯鵬;鄭照軍;;基于BP神經網絡的京津唐地區(qū)典型下墊面特征參數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2風云衛(wèi)星定量應用與數值[C];2011年
7 劉冬云;狄宏靜;吳志明;;基于BP神經網絡的春夏女裝流行色預測[A];“五洋杯”2010年江蘇紡織學術論文集[C];2011年
8 張曉煒;劉喜峰;牟麗麗;李兆宇;;BP神經網絡在水資源承載力評價中的應用研究[A];農業(yè)、生態(tài)水安全及寒區(qū)水科學——第八屆中國水論壇摘要集[C];2010年
9 孫伶俐;何緒飛;鄧忠民;;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結構損傷量化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楊笑曦;唐志佼;黃添來;王勇;易烽明;蘇淑蓉;田衛(wèi)群;;BP人工神經網絡在益腎合劑配伍組方優(yōu)化建模中的應用[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2010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學術大會壁報展示論文[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棟;珠海BP“危”中尋“機”[N];珠海特區(qū)報;2009年
2 李高超;BP中國新任總裁陳黎明:油價沒有先知[N];國際商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史豐蕾;詹姆斯·皮爾斯:BP漏油促能源保險專業(yè)化[N];中國能源報;2010年
4 記者 崔茉;BP能源展望:2030年油氣煤三足鼎立[N];中國石油報;2011年
5 記者 陳其玨 編輯 朱賢佳;石油四巨頭出資10億欲為BP消災[N];上海證券報;2010年
6 媒體評論員 邱林;中國企業(yè)不必把收購BP資產看太重[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0年
7 特派記者 張東明;全力支持BP在珠海的發(fā)展[N];珠海特區(qū)報;2011年
8 記者 閆磊;美英石油巨頭“拷問日”共譴BP[N];經濟參考報;2010年
9 記者 宋陽;中石油攜手BP開發(fā)伊拉克油田[N];中國經濟導報;2009年
10 張曉華 詹鈴;BP欲變賣資產 誰會要[N];中國化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艷子;基于BP網絡和穩(wěn)健性分析的機械擴徑工藝參數優(yōu)化[D];燕山大學;2010年
2 王吉權;BP神經網絡的理論及其在農業(yè)機械化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李英偉;基于增量改進BP神經網絡微波深度干燥模型及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4 孫貴香;冠心病中醫(yī)證候數據庫系統(tǒng)的構建及其BP神經網絡模型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5 孫曉琳;基于Kalman濾波和BP神經網絡的財務危機動態(tài)預警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楊麗;無線內窺鏡系統(tǒng)設計及內窺鏡圖像壓縮編碼算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7 馬曉東;非核苷類HIV-1逆轉錄酶抑制劑研究 Ⅰ:CH_2-DAPY衍生物的結構優(yōu)化及構效關系研究 Ⅱ:BP類似物的分子設計、合成及構效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牟洪波;基于BP和RBF神經網絡的木材缺陷檢測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9 陳雙喜;西北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處37ka BP以來的高分辨率古海洋記錄[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10 孫世霞;復雜大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的可信性評估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菊萍;基于BP網絡的民族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2 董正良;無刷直流電機BP神經網絡控制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鄭詣;基于BP神經網絡的小波自適應提升格式[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4 趙明忠;基于BP神經網絡和證據理論的煤礦生產物流系統(tǒng)評價[D];鄭州大學;2010年
5 蔣閩敏;基于BP神經網絡的作業(yè)成本法的應用研究和實踐[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李雪敏;基于BP神經網絡的土地可持續(xù)利用戰(zhàn)略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于濤;BP網絡自適應學習率算法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姜龍;基于BP神經網絡的顏色恒常性算法[D];山東大學;2010年
9 趙e,
本文編號:18244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2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