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四川師范大學》 2013年
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
周雨懌
【摘要】:實施綜合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是我國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和要求,素質教育作為一項教育基本國策,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主題。 本文針對當前我國相關教育職能部門在具體實施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對成都市錦江區(qū)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旨在找到目前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存在的不足,并進一步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這對于更好地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尤其是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造就新一代新型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分五部分來論述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 第一部分,緒論。在論述選題背景的基礎上,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目標、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第二部分,素質教育與綜合素質教育概述。首先,明確定位素質、綜合素質、素質教育以及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含義;其次,明確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目的、內容、原則與方法、評價;最后,將國內外小學綜合素質教育進行比照。 第三部分,小學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錦江區(qū)小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狀況、藝術素質、勞動素質、個性發(fā)展水平六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問卷調查,梳理出當前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通過教師對綜合素質的理解和實際做法的調查,在此基礎上梳理教師對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理解上是否有偏差、做法上是否有問題,然后再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第四部分,改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策略。首先,,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其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第三,完善教育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第四,提倡環(huán)境育人,創(chuàng)設溫馨的育人環(huán)境。通過這些策略,希望能對當前小學生素質教育有所促進。 第五部分,結束語。一是提出希望。教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希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來承擔它,使我國中小學素質教育走上健康、持續(xù)、高效的發(fā)展之路,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加繁榮和美好。二是對本研究的不足之處,肯請專家批評指正。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32.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義遒;;文化素質教育與通識教育關系的再認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3期
2 蘇君陽;;素質教育認識論的誤區(qū)及其超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歐祥,胡紋;對中小學校園環(huán)境建設的探討——重慶八中校園景觀改造設計有感[J];重慶建筑;2003年02期
4 殷炳雄;;學校推進素質教育應做好的三項工作[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5 張雄;素質教育理論研究概述[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6 “素質教育的概念、內涵及相關理論”課題組;;素質教育的概念、內涵及相關理論[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史寧中;柳海民;;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與實施路徑[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8 陳學法;個性培養(yǎng)與素質教育[J];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9 王娟娟;;素質教育在國外[J];家教博覽;2001年03期
10 馬榮良;李克;;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海均;文燕;田榮;;素質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內涵外延疏理[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王之婧;朱春陽;馮藝佳;;原風景對景觀感知影響的量表設計與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3期
3 師慧超;;淺析課程與教學的評價[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4 高建;許杜娟;夏泉;劉穎;高昌琨;葛朝亮;金涌;李俊;;中藥炮制學試卷分析及思考[J];安徽醫(yī)藥;2010年08期
5 萬安;黃興帥;;高校教學管理中影響學生評價相關因素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6 金成;程建輝;;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7 賀世杰;上官修敏;王傳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1年01期
8 李明俊;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發(fā)展學生的個性[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毛乃佳;林鳳;;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構建教師培訓評估體系[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張艷華,陸宗芳;我國近代學校體育思想流變及大學體育課程的演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郝玲玲;孫河川;;教師評價意義的研究[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趙汝梅;;“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實踐——對新課程改革下有效教學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3 陸艷;;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表現性評價的探索[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靜;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數變式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米廣春;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曾慶濤;我國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張愷;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孫繼紅;我國區(qū)域教育發(fā)展狀況評價的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9 陳暢;顧客滿意度視閾下高考命題質量的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張蔚磊;大學英語教師績效評估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蕾;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湖北省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績效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董玲;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田佳;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林麗;小學教師自我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范志武;黑龍江高校信息素質教育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王旭彤;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教學質量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孟苓莉;小學數學實施檔案袋評價的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志宏;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生概率統(tǒng)計認知水平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董曉瑩;通用試卷質量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義遒;推進通識教育,催生一種新的教師模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王義遒;;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的“博通”與“專精”[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陳向明;;從北大元培計劃看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關系[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3期
4 王策三;保證基礎教育健康發(fā)展——關于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5 張忠華;論中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教育[J];中國冶金教育;2002年05期
6 劉素婷;;高職院校應加強通識教育[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6年14期
7 王志萍,杜欽信;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效途徑[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8 楊啟亮;;素質教育:必然的“烏托邦”[J];江蘇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周遠清;;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國大學的歷史使命[J];中國大學教學;2008年05期
10 陳智;;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結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永才,童曉莉;提高綜合素質教育的效果及對策[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劉宏;高職院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對策[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3 劉文初;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年06期
4 丁莉華;技校學生綜合素質教育“123”[J];中國成人教育;2002年06期
5 葛憲金;;淺談《機械制圖》教學與綜合素質教育的結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03期
6 李巖;;中專生素質教育的途徑[J];新職教;2000年Z1期
7 劉亞輝,李青;論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9期
8 陳長虹;;老年大學應重視素質教育[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07年03期
9 郭香;;淺談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7年06期
10 蘇亞拉;;淺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桂軍;姚洪濱;田麗;王涌;;論海員綜合素質教育中情商及其培塑[A];1995-2009航海技術論文選集(第2集)[C];2010年
2 戴麗萍;;從國內外信息素質教育看我國民辦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發(fā)展策略[A];拓展與深化——全國民辦高校圖書館與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高永惠;;生活與教育——綜合素質教育模式探討[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4 季永青;牟軍敏;劉克中;;論21世紀的中國海員的綜合素質[A];船員綜合素質與安全論文集[C];2005年
5 王紅;羅光運;譚海娟;;在護士綜合素質教育中注重培養(yǎng)自制力[A];全國護理行政管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武滿蓉;;淺談入學前兒童綜合素質培養(yǎng)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7 武滿蓉;;淺談入學前兒童綜合素質培養(yǎng)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葛秀偉;;船員綜合素質對于保障航海安全的重要性[A];船員綜合素質與安全論文集[C];2005年
9 吳志明;尹忠東;楊曉靜;艾欣;;轉變教育思想 提高實踐能力[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C];2008年
10 張亮;;淺談培養(yǎng)學生的豪放氣概[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忠宏 王育政 記者 譚迎春;[N];黑龍江日報;2010年
2 德宏州芒市勐戛中學 李祖麗;[N];云南經濟日報;2010年
3 ;[N];社會科學報;2005年
4 馬輝 李玉銀 桑世清;[N];解放軍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滑翔;[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N];江陰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趙陳;[N];巴中日報;2008年
8 ;[N];青島日報;2006年
9 ;[N];證券時報;2008年
10 記者 朱麗華 實習記者 陳越明;[N];盤錦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玉新;高中理科資優(yōu)生學業(yè)自我概念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趙敏;新媒體視閾中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岳建軍;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雨懌;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綜合素質教育基本途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應龍;大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分析及提高對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4 萬星;師范教育改革后高師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5 薄濤;中等職業(yè)學校內涵式發(fā)展定位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黃德春;體育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建輝;關于音樂審美課程作為普通高校必修課的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廖濟忠;論國防教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D];中南大學;2005年
9 童雪央;高職畢業(yè)生綜合素質的就業(yè)市場認同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杜鑫;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舞蹈課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39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