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群體政治心理研究
本文選題:大學生群體 切入點:政治心理 出處:《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政治心理作為政治學理論的重要內(nèi)容,是近年來學術界十分關注的研究領域。對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究,關系到國家政治文明和政治發(fā)展,影響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責任重大、任務艱巨。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祖國繁榮強大的棟梁之才,他們的政治心理由于受到中西方政治文化傳統(tǒng),改革開放后的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出現(xiàn)的社會問題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這樣那樣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相適應的問題,找準這些問題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應然特征構(gòu)想,探索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健康政治心理的途徑和辦法,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本文共分為六個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闡述本文選題的背景,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方法、預計突破的難題和存在的不足等。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文對政治心理、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的概念界定,并分析了政治心理的內(nèi)涵以及具體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第二部分通過問卷調(diào)查、小組座談、測試實驗等調(diào)研方法,分析當前大學生政治心理現(xiàn)狀,概述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特征,特別是指出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分析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不良因素的形成原因,提出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應然或?qū)⑷弧碧卣鳂?gòu)想,為進一步探索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培養(yǎng)路徑提供理論依據(jù);第四部分主要通過從政治認知、情感、動機、態(tài)度等方面論述大學生應做好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轉(zhuǎn)變的政治心理準備;論述高校、網(wǎng)絡、社會實踐鍛煉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等政治教育客體的作用發(fā)揮;構(gòu)建穩(wěn)定、和諧、健康、公平、正義的社會環(huán)境,合力解決當前社會問題對大學生群體政治心理的消極影響等三個方面探索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健康政治心理的途徑和方法。最后是結(jié)論部分,總結(jié)凝練本文的研究結(jié)論,反思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Abstract]:Political psycholog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ory, is a research field which has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The in-depth study of this field is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s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as well as the powerful pillars of the motherland, their political psychology is due to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econom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soci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exists such problems that do not fit i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ind out these problem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ir formation. I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t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the healthy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topic,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sychology.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sycholog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group discussion, test experiment 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forming reasons of the bad factor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sychology "ought to be or will be".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ath; 4th part mainly through the political cognition, emotion, motivation, Attitude and other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preparing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natural person" to "political person", expounding the rol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object such as university, network, social practice exerci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nstructing stability, and so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harmony, health,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solving the current social problem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group political psychology are explored in three aspects: th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the healthy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mad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reflect on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薈如;;轉(zhuǎn)型期引導大學生群體政治心理良性發(fā)展的路徑思考[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張平;構(gòu)建當代大學生健康政治心理的途徑[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李云;;鄧小平理論對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的重要影響[J];理論月刊;2008年02期
4 李海蓮;;論西部民族地區(qū)的政治心理與社會穩(wěn)定[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張雪榮,黃永明;自豪與困惑:秦朝統(tǒng)治者矛盾的政治心理——附論初創(chuàng)時期的中央集權(quán)制[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6 盧紅,林寧;政治文明建設與高校大學生政治心理的塑型[J];學術論壇;2005年08期
7 李娜;張祖品;祝蔦蔦;;淺析當代大學生的政治心理[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6年01期
8 王長艷;;優(yōu)化政治心理 保持西部民族地區(qū)社會政治穩(wěn)定[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李秀明;;化解農(nóng)民弱勢群體消極政治心理的制度思考[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韓勇鴻;;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狀況及調(diào)控對策[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紅濤;畢丹;;大學生群體盲人與正常人心理狀態(tài)的比較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曹俊霞;鞏緒福;;試論當代大學生的政治逆反心理[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司樹鵬;;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缺失與重構(gòu)[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徐建平;;析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5 井世潔;郭鑫;;當代大學生職業(yè)決策困難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順輝;鄒潔;劉彥紅;;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曹飛;;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觀的調(diào)查與思考[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8 黃國華;;失地農(nóng)民群體政治心理狀況分析——以中心城市近郊為列[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趙紅勛;;淺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識[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10 顏隆忠;;當代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輔導影響的SWOT分析——基于某高校的調(diào)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東省委黨校副教授 崔永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公民政治心理的發(fā)展變化[N];聯(lián)合日報;2008年
2 李斌 吳晶晶;大學生群體四大特性引人憂[N];中國改革報;2005年
3 整理 余裕;當代大學生生活態(tài)度透視[N];北京科技報;2005年
4 ;關注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困惑(上)[N];人民日報;2005年
5 YMG記者 李少鵬 通訊員 劉海軍;為大學生群體開展母教培訓[N];煙臺日報;2010年
6 李斌、吳晶晶;大學生群體呈現(xiàn)四大特性[N];人民日報;2005年
7 李斌 吳晶晶;大學生群體呈現(xiàn)四大特性[N];中國社會報;2005年
8 袁君;關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N];組織人事報;2005年
9 董洪亮;當代大學生思想積極健康向上[N];人民日報;2004年
10 王暉;做人才文才口才皆備的大學生[N];河南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燕;“偏離”與“重構(gòu)”[D];上海大學;2008年
2 茅海燕;當代大學生群體政治心理研究:基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考察[D];蘇州大學;2010年
3 李云;中國農(nóng)民政治心理及行為方式變遷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9年
4 王潔;建國后十七年文學與政治文化之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岳鵬;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靜;當代大學生儒道傳統(tǒng)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黃國輔;后勤社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紀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鄭素俠;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與內(nèi)地大學生的社會資本[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吳冬梅;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與當代中國大學生幸,F(xiàn)狀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濤;大學生群體政治心理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2 潘婧;我國少數(shù)民族政治參與心理的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3 田念;現(xiàn)階段青年農(nóng)民工政治心理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4 賀連輝;轉(zhuǎn)型期中國農(nóng)民政治心理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陸翠巖;大學生群體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崔晴;大學生弱勢群體救助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莫詩浦;社會轉(zhuǎn)型期大學生政治參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建榮;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有序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蔡蘇州;當代師范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周曦;SNS網(wǎng)站對于大學生同學間人際關系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805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8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