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22:06
基于“人力資本”理論和“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理論的影響,世界各國都把高等教育視為實現(xiàn)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種重要“投資”,高等教育由此獲得快速發(fā)展。伴隨著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大學生資助變成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因此高等教育貧困生資助體系這一課題不僅帶有中國特色,同時也有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共性。本文從促進高等教育的效率與公平角度出發(fā),概括了國際上國家助學制度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礎上重點選擇日本作為發(fā)達國家的代表對其國家助學制度的特點做了有針對性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以此理論和實踐總結為參照系,對照我國國家助學體系的特點,盡可能反思其中有待改進之處。本文共分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導言部分。介紹了論文的選題,相關文獻綜述,研究目的、意義,概念的闡述,研究的思路和運用文獻法、系統(tǒng)法、歷史分析法、比較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通過總結世界各國的大學生資助特點,如資助金的來源、運營形式、選拔標準、資助目的等各國以實踐為基礎的有關高等教育助學理論體系,闡述國家如何進行大學生資助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國家高等教育助學理念的公平與效率的要求。第三部分研究日本國家助學體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助學制度的實踐經(jīng)驗。第四部分重點分析我國...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綜述
三、相關概念闡述和理論基礎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國外大學生資助體系研究
一 、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國家助學制度不同側面之間(國家、大學、社會)的聯(lián)系
第三章 日本國家助學體系的結構和特征
一、 育英會的基本體系
二、育英會獎學金的申請程序、特征以及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三、育英會獎學金的回收保障機制
第四章 對完善我國國家助學體系的幾點思考
一、概述
二、政策評估
三、我國國家助學貸款制度
四、解決國家助學貸款供求失衡問題新思維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生源地社會資助研究——以河南范縣為例[J]. 劉進,沈紅. 高教探索. 2008(03)
[2]國家助學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房波. 科技與管理. 2007(02)
[3]中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的發(fā)展分析與行動建議[J]. 張懿. 中國青年研究. 2006(06)
[4]加快高校教育基金會發(fā)展初探[J]. 吳惠,張彥通. 中國高等教育. 2006(11)
[5]學生貸款證券化在中國的適用性探索[J]. 李文利,劉芳.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6(09)
[6]國家助學貸款模式:政策性與商業(yè)性的矛盾與整合[J]. 黃敬寶. 金融與經(jīng)濟. 2006(01)
[7]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革與實現(xiàn)教育公平[J]. 徐佳麗. 遼寧教育研究. 2005(06)
[8]日本學生貸款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J]. 賈莉莉. 比較教育研究. 2004(09)
[9]高校學生貸款運行模式的中外比較和政策分析[J]. 李文利. 復旦教育論壇. 2004(04)
[10]國家助學貸款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J]. 李文利. 教育與經(jīng)濟. 2004(02)
碩士論文
[1]國家助學貸款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 侯春霞.山東大學 2007
[2]浙江省高校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研究[D]. 徐建華.浙江師范大學 2005
[3]我國大學生資助制度探究[D]. 任初明.湖南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295849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綜述
三、相關概念闡述和理論基礎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國外大學生資助體系研究
一 、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國家助學制度不同側面之間(國家、大學、社會)的聯(lián)系
第三章 日本國家助學體系的結構和特征
一、 育英會的基本體系
二、育英會獎學金的申請程序、特征以及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三、育英會獎學金的回收保障機制
第四章 對完善我國國家助學體系的幾點思考
一、概述
二、政策評估
三、我國國家助學貸款制度
四、解決國家助學貸款供求失衡問題新思維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生源地社會資助研究——以河南范縣為例[J]. 劉進,沈紅. 高教探索. 2008(03)
[2]國家助學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房波. 科技與管理. 2007(02)
[3]中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的發(fā)展分析與行動建議[J]. 張懿. 中國青年研究. 2006(06)
[4]加快高校教育基金會發(fā)展初探[J]. 吳惠,張彥通. 中國高等教育. 2006(11)
[5]學生貸款證券化在中國的適用性探索[J]. 李文利,劉芳.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6(09)
[6]國家助學貸款模式:政策性與商業(yè)性的矛盾與整合[J]. 黃敬寶. 金融與經(jīng)濟. 2006(01)
[7]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革與實現(xiàn)教育公平[J]. 徐佳麗. 遼寧教育研究. 2005(06)
[8]日本學生貸款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J]. 賈莉莉. 比較教育研究. 2004(09)
[9]高校學生貸款運行模式的中外比較和政策分析[J]. 李文利. 復旦教育論壇. 2004(04)
[10]國家助學貸款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J]. 李文利. 教育與經(jīng)濟. 2004(02)
碩士論文
[1]國家助學貸款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 侯春霞.山東大學 2007
[2]浙江省高校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研究[D]. 徐建華.浙江師范大學 2005
[3]我國大學生資助制度探究[D]. 任初明.湖南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2958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958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