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機制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6 15:18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是學術研究的主要目標和動力,追求真理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科研工作者具有持之以恒的耐力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自律水平。道德是各行各業(yè)最基本的底線,也是規(guī)范和約束任一行業(yè)不成文的規(guī)則。研究者在學術研究領域規(guī)則范圍內(nèi)活動便是規(guī)范的學術道德行為,觸碰學術道德底線,即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研究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因而其培養(yǎng)的質量和水平一直是國家、社會、高校及科研院所十分關注的問題之一。對于規(guī)范研究生學術行為的探索和研究是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的,隨著學術界頻頻出現(xiàn)的學術失范事件,社會各界意識到學術失范行為對國家科研事業(yè)的負面影響,隨后教育部陸續(xù)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用以規(guī)范、約束研究生的學術道德行為。隨著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型傳播媒介的廣泛應用和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fā)展,正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新媒體技術是把雙刃劍,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既有機遇又面臨挑戰(zhàn)。一方面,豐富的網(wǎng)絡學術資源為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得科研事業(yè)的繁榮變成了可能;另一方面,新媒體也使得...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2 對國外學術道德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新媒體對學術道德培養(yǎng)呈現(xiàn)的影響
2.1 學術道德、新媒體及機制概念的界定
2.1.1 學術道德概念的界定
2.1.2 新媒體概念的界定
2.1.3 機制概念的界定
2.2 新媒體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帶來的機遇
2.2.1 新媒體為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培育搭建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
2.2.2 新媒體為研究生提供了一個豐富的信息平臺
2.3 新媒體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工作的挑戰(zhàn)
2.3.1 信息質量的參差不齊與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矛盾
2.3.2 研究生媒介素養(yǎng)的滯后與學術道德之間的矛盾
第三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3.1 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
3.1.1 研究生學術道德規(guī)范的認知狀況
3.1.2 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在不同年級中的差異狀況
3.1.3 研究生知識產(chǎn)權意識狀況
3.2 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3.2.1 不良社會風氣對學術道德失范的影響
3.2.2 道德自律程度較低對學術道德失范的影響
3.2.3 導師的學術指導程度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影響
第四章 美國、英國的學術誠信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4.1 美國的學術誠信制度及其特點
4.1.1 積極地學術誠信制度建設
4.1.2 契約精神發(fā)揮作用
4.1.3 美國學術誠信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4.2 英國的學術誠信制度及其特點
4.2.1 注重學術誠信制度建設
4.2.2 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學術道德教育
4.2.3 英國學術誠信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第五章 新媒體時代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機制
5.1 提高研究生學術道德規(guī)范認知和學術創(chuàng)新水平
5.1.1 利用新媒體資源,加強學術道德規(guī)范認知
5.1.2 加強道德自律,提高學術創(chuàng)新水平
5.2 高校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培養(yǎng)學術道德素養(yǎng)
5.2.1 實現(xiàn)多種教育途徑并用
5.2.2 廣泛推廣圖書館論文檢測技術的使用
5.3 完善研究生學術道德制度
5.3.1 改變以量化為主的研究生學術評價制度
5.3.2 完善研究生學術失范處罰制度,提高學術失范成本
5.4 加強社會道德教育宣傳
5.4.1 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社會道德宣傳教育
5.4.2 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監(jiān)督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作者和導師簡介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實證分析——以北京四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例[J]. 周宏巖,秦婷婷. 思想教育研究. 2014(12)
[2]英國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及其啟示[J]. 孫平. 科學中國人. 2013(12)
[3]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J]. 張京娟,劉俊成,李成. 北京教育(德育). 2012(03)
[4]論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與高校德育工作之間的關系[J]. 李春燕,陶喜紅. 學理論. 2011(11)
[5]新媒體定義剖析[J]. 邵慶海. 中國廣播. 2011(03)
[6]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的趨勢與途徑[J]. 賈寶余,劉紅.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0(05)
[7]美國高校的榮譽規(guī)章制度及啟示[J]. 高新戰(zhàn),劉培蕾. 教育學術月刊. 2009(11)
[8]新媒體定義新論[J]. 景東,蘇寶華. 新聞界. 2008(03)
[9]新媒體的泡沫經(jīng)濟?[J]. 胡昱暉. 廣告人. 2007(12)
[10]美國是如何防止剽竊的?[J]. 江新華. 科學管理研究. 2004(03)
博士論文
[1]大學學術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 江新華.華中科技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新媒體視閾下研究生學術誠信建設機制研究[D]. 張涵.浙江理工大學 2014
[2]我國高?蒲姓\信保障機制的建構研究[D]. 孫學章.山東師范大學 2012
[3]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表現(xiàn)及防治研究[D]. 王肖.湘潭大學 2011
[4]美國高校學術誠信制度建設研究及啟示[D]. 楊艷.首都師范大學 2011
[5]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提升機制的研究[D]. 李瑩.長沙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60805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2 對國外學術道德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新媒體對學術道德培養(yǎng)呈現(xiàn)的影響
2.1 學術道德、新媒體及機制概念的界定
2.1.1 學術道德概念的界定
2.1.2 新媒體概念的界定
2.1.3 機制概念的界定
2.2 新媒體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帶來的機遇
2.2.1 新媒體為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培育搭建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
2.2.2 新媒體為研究生提供了一個豐富的信息平臺
2.3 新媒體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工作的挑戰(zhàn)
2.3.1 信息質量的參差不齊與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矛盾
2.3.2 研究生媒介素養(yǎng)的滯后與學術道德之間的矛盾
第三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3.1 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
3.1.1 研究生學術道德規(guī)范的認知狀況
3.1.2 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在不同年級中的差異狀況
3.1.3 研究生知識產(chǎn)權意識狀況
3.2 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3.2.1 不良社會風氣對學術道德失范的影響
3.2.2 道德自律程度較低對學術道德失范的影響
3.2.3 導師的學術指導程度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影響
第四章 美國、英國的學術誠信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4.1 美國的學術誠信制度及其特點
4.1.1 積極地學術誠信制度建設
4.1.2 契約精神發(fā)揮作用
4.1.3 美國學術誠信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4.2 英國的學術誠信制度及其特點
4.2.1 注重學術誠信制度建設
4.2.2 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學術道德教育
4.2.3 英國學術誠信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第五章 新媒體時代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機制
5.1 提高研究生學術道德規(guī)范認知和學術創(chuàng)新水平
5.1.1 利用新媒體資源,加強學術道德規(guī)范認知
5.1.2 加強道德自律,提高學術創(chuàng)新水平
5.2 高校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培養(yǎng)學術道德素養(yǎng)
5.2.1 實現(xiàn)多種教育途徑并用
5.2.2 廣泛推廣圖書館論文檢測技術的使用
5.3 完善研究生學術道德制度
5.3.1 改變以量化為主的研究生學術評價制度
5.3.2 完善研究生學術失范處罰制度,提高學術失范成本
5.4 加強社會道德教育宣傳
5.4.1 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社會道德宣傳教育
5.4.2 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監(jiān)督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作者和導師簡介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實證分析——以北京四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例[J]. 周宏巖,秦婷婷. 思想教育研究. 2014(12)
[2]英國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及其啟示[J]. 孫平. 科學中國人. 2013(12)
[3]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J]. 張京娟,劉俊成,李成. 北京教育(德育). 2012(03)
[4]論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與高校德育工作之間的關系[J]. 李春燕,陶喜紅. 學理論. 2011(11)
[5]新媒體定義剖析[J]. 邵慶海. 中國廣播. 2011(03)
[6]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的趨勢與途徑[J]. 賈寶余,劉紅.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0(05)
[7]美國高校的榮譽規(guī)章制度及啟示[J]. 高新戰(zhàn),劉培蕾. 教育學術月刊. 2009(11)
[8]新媒體定義新論[J]. 景東,蘇寶華. 新聞界. 2008(03)
[9]新媒體的泡沫經(jīng)濟?[J]. 胡昱暉. 廣告人. 2007(12)
[10]美國是如何防止剽竊的?[J]. 江新華. 科學管理研究. 2004(03)
博士論文
[1]大學學術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 江新華.華中科技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新媒體視閾下研究生學術誠信建設機制研究[D]. 張涵.浙江理工大學 2014
[2]我國高?蒲姓\信保障機制的建構研究[D]. 孫學章.山東師范大學 2012
[3]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表現(xiàn)及防治研究[D]. 王肖.湘潭大學 2011
[4]美國高校學術誠信制度建設研究及啟示[D]. 楊艷.首都師范大學 2011
[5]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提升機制的研究[D]. 李瑩.長沙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608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608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