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個案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64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合作辦學[J];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閆志剛;;搭建職業(yè)教育平臺 推進省級合作辦學 東西部職業(yè)教育合作辦學簽約儀式在津舉行[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19期
3 葛維威;;搭建平臺 推進職業(yè)教育省級合作辦學——東西部職業(yè)教育合作辦學簽約儀式在天津舉行[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22期
4 魏征;;關于中俄合作辦學項目俄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5 蘭濤;;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現狀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1年07期
6 孟凡華;;開啟東西部合作新征程 關于東西部職教合作辦學簽約活動的報告[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18期
7 宋家樂;錢和平;;中外合作辦學高等?茖哟胃叩葦祵W教學方法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1年25期
8 劉曉箏;;淺談河南高校合作辦學項目師資隊伍建設[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9 劉建東;管國鋒;石麗蕓;;校企成人學歷教育合作辦學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10 劉潔;范志堅;李劍;;省屬院校構建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薛寶祥;;關于東西部職教合作辦學問題的探索[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構建——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黃曉琳;黃杰;;合作辦學 培養(yǎng)高層次康復治療人才[A];第四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蔡文菊;潘永芝;;北京體育大學與北京學院路地區(qū)高校合作辦學的探索與實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4 畢恩興;;建立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探討[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譚鋒;;從中外合作辦學實踐中引發(fā)對中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6 劉文耀;蔡懷宇;王晉疆;;辦好天南大共建專業(yè)——光電子技術科學[A];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胡邦曜;梁將;;緊貼企業(yè)需求探討職培途徑,創(chuàng)建職業(yè)院校服務企業(yè)新模式[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蔡克勇;;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辦學和管理體制改革的走向[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9 朱經榮;盛訓;;加強老年教育,讓更多退休職工就近入學方法與途徑——對上海市退休職工大學合作辦學七所分校的調查[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選集[C];2006年
10 王萍;;振奮精神 扎實工作 努力開創(chuàng)職業(yè)教育工作新局面[A];職業(yè)教育研究與實踐[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雪林 姜澎;國際知名大學搶灘申城[N];文匯報;2011年
2 通訊員 沈志權 樊曜;與10多國家合作辦學[N];金華日報;2005年
3 謝繩武;國際化合作辦學[N];文匯報;2005年
4 張曉剛;馬來西亞大學到我市開展國際教育交流活動[N];漢中日報;2009年
5 記者 黃中朝;我省留學增加新渠道[N];湖北日報;2009年
6 記者 彭德倩;大學生赴美帶薪實習計劃啟動[N];解放日報;2009年
7 記者 許小雄;積極探討高校合作辦學新模式[N];石獅日報;2010年
8 記者 陳里雅;大力推進合作辦學項目進度[N];溫州日報;2010年
9 記者 溫小娟;豫俄兩高校合作辦學[N];河南日報;2011年
10 陳大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合作辦學怎樣才能健康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我國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2 劉孫淵;江蘇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考察[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程靈;二戰(zhàn)以來美國對英國高等教育影響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敏;教育國際交流:挑戰(zhàn)與應答[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沈嵐霞;20世紀上半葉美國對華教育傳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查遠莉;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殷建華;走向教育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崔愛林;二戰(zhàn)后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9 張興;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許傳靜;我國大學國際化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曉俊;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毅;閩臺合作辦學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3 朱慧茹;中加高等教育合作辦學質量保障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吳高峰;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辦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申偉;中外高校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6 胡泊;中外合作辦學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7 李群;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教育”的新趨勢[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劉巖;新疆職業(yè)教育跨區(qū)域合作辦學實踐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諶晶晶;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學生國際流動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10 趙煥春;中韓教育服務貿易合作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056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0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