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書院刻書的傳承與發(fā)展
[Abstract]:Fujian-Taiwan Academy of Classics is the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base of Confucianism in Fujian and Taiwan, as well as the publishing base of literature. Song Ming period, taking the North Fujian Academy as the center, Qing Dynasty, Fuzhou and Taiwan's academies came from behind. Taiwan Academy engraving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Academy engraving in Taiwan, in content and form,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manifested in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of the common and the unity of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a carrier of thought and knowledge, the engraved books of the Fujian-Taiwan Academy of Classics provide the support of a continuous stream of literature for the spread of Zhu Zi's studies from Fujian to Taiwan.
【作者單位】: 福州海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3B153)
【分類號】:G649.29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方彥壽;朱熹刻書事跡考[J];福建學刊;1995年01期
2 方彥壽;;閩北詹余熊蔡黃五姓十三位刻書家生平考略[J];文獻;198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洪成;張彩云;;清代保定蓮池書院的辦學經(jīng)費及其效益初探[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吳洪成;劉園園;;明代保定書院述論[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李士金;;論朱熹作為出版家的精神境界[J];編輯學刊;2009年05期
4 何朝暉;;試論中國古代雕版印刷版權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J];圖書與情報;2008年03期
5 路善全;;明代建陽書坊媒介生態(tài)下的文人群落[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龍彬;中國古代書院建筑初探[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03期
7 李良品,彭規(guī)榮;論烏江流域民族地區(qū)明清書院的組織、教學與藏書管理[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8 廖寅;;宋代民間強勢力量與信仰空間建設——以兩湖地區(qū)為中心的考察[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盛敏;;論古代書院教育的獨特價值[J];大家;2011年05期
10 張麗娟;關于北宋"建邑王氏世翰堂"[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蔡克榮;;清代書院的經(jīng)費運作[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黃青松;;古籍版本類型之一——連城四堡雕版印刷發(fā)展概況[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文革;;泉州古代藏書文化考[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陳文革;;“福州藏”與宋、元時期泉州刻經(jīng)活動[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建華;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斯雄;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孟令戰(zhàn);民國時期教學自由權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4 劉雪蓮;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說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5 田建榮;中國考試思想史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熊瑜;朱熹倫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7 張雪峰;福建近代出版業(yè)的興衰——以政治變遷為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9 李朝暉;知識與控制:中國古代科學教育的社會學解讀[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胡文生;學術·體制·人[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珊珊;明代遼東的教育與科舉[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書與文學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春菊;晚清廣西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少數(shù)民族士紳[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李正心;《隋煬帝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繁;楊浚及其著述與交游考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徐長生;四堡刻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官文娟;明代建陽書坊的科考用書[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蘇秋紅;郭柏蒼及其詩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曹臻;《淳熙三山志》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褚瑞;嵩陽書院辦學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910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9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