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下大學生國防教育實效性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general model of management, that is, PDCA model: the cycle from P (plan) to D (execution) to C (inspection) and then to A (process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make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make great progress and contribute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重慶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羅立新,丁飛;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意義、內容及其素質教育功能[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胡津民;管銀枝;;注重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質量[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7年2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詩章;;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施國防教育的實踐探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年01期
2 周捷信;;高職院校國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價值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年01期
3 劉文炳;;淺談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意義和作用[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宋建勇;王新年;;試論我國高校國防職能的發(fā)揮[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陳天年;;國防教育對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性的作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4期
6 肖軍;尤金林;;高校國防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素質培養(yǎng)探析[J];赤子(中旬);2013年09期
7 周艷華;;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國防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9期
8 何小東;劉艷;劉國強;;高校軟件工程專業(yè)“無縫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鄺家旺;龐小曼;;在和諧發(fā)展中提升大學生國防教育質量[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10 趙月新;徐維;;淺論在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意義和實現(xiàn)途徑[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年1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志敏;農村大學生國防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歐陽慧;論國防音樂教育[D];中南大學;2006年
3 張金學;高校國防教育中信息戰(zhàn)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4 劉浩波;高校國防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5 陳麗影;高校國防教育立體模式探討[D];中南大學;2007年
6 趙永正;論強化大學生國防道德教育[D];中南大學;2006年
7 石瀟純;論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目標與定位[D];中南大學;2006年
8 李衛(wèi)衡;高校國防教育途徑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9 石虎;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功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蘇東慶;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高校國防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D];廈門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雷平,渠智;強化“四個意識” 搞好校園國防教育[J];國防;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張龍;;信息時代大學生國防教育現(xiàn)狀研究[J];當代經(jīng)濟(下半月);2006年03期
2 劉美喜;;淺談新形勢下強化大學生國防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J];當代經(jīng)濟(下半月);2006年03期
3 劉玉芳;徐建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國防教育中的作用[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祝木偉;趙紅燦;;論大學生國防教育與民族精神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謝劍冬;;加強國防教育,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J];文教資料;2011年03期
6 謝劍冬;;國防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7 鄺家旺;龐小曼;;在和諧發(fā)展中提升大學生國防教育質量[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8 王樹平;;談大學生國防教育途徑和方法的優(yōu)化[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彭南友;;論高校國防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功能[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10 趙禹;;談高校國防教育的意義[J];林區(qū)教學;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楊凱;張燁君;;當代大學生誠信人格特質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羅佳;姚本先;;當代大學生形象的心理學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吳佳時;李健寧;;大學生無氣力現(xiàn)象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戀愛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陳友慶;;大學生專業(yè)認同現(xiàn)狀調查[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陳佳琪;;大學生離傳統(tǒng)文化有多遠?[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華;;團體咨詢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應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當代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討[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學生戲劇對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價值[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趙良英邋通訊員 劉念濤;我省廣泛開展國防教育日活動[N];湖北日報;2008年
2 蒙自軍分區(qū)政治部宣? 姜雪偉 班曉;紅河學院利用駐地資源走活國防教育“一盤棋”[N];紅河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孫燕明;“五糧液·國防大學國防教育資金”正式啟動[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4 儀征市雙擁領導小組 儀征市人民武裝部 徐自明 卜廣年 梁繼廣;淺析大中學生國防教育基地化試點[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趙靜;“三大課堂”支起高校國防教育主戰(zhàn)場[N];遼寧日報;2011年
6 記者沈雪梅 實習生戴小梅;國防教育凸顯針對性時代性實效性[N];南通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步芝梅;我省國防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率達98%[N];貴州日報;2009年
8 燕冰;軍地合力加強國防教育[N];蘇州日報;2008年
9 本報通訊員 宗文;東南大學:走出國防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有機融合[N];江蘇教育報;2011年
10 常超;陜西省國防教育成高校必修課[N];解放軍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莉;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段立新;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李忠軍;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與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6 魏飴;大學素質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型研究(1978-2005)[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9 莫力科;大學生信息能力建設模式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10 金昕;美育與大學生人格養(yǎng)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濟忠;論國防教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D];中南大學;2005年
2 李尚益;大學生國防教育與德育的融合[D];中南大學;2006年
3 吳世明;論大學生自主性國防教育的模式[D];中南大學;2007年
4 糜志雄;大學生學業(yè)生涯設計因素結構探究[D];蘇州大學;2004年
5 余錫祥;江西省大學生壓力反應特征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門苗;論大學生政治文明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程葵;長沙地區(qū)大學生社會技能發(fā)展特點的初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呂鵬;重慶市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王紹強;論大學生網(wǎng)絡道德教育[D];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
10 李明哲;大學生公民教育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403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4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