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校制度體系的生態(tài)分析
本文關鍵詞:現代學校制度體系的生態(tài)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基礎教育 學校制度 制度體系 生態(tài)平衡
【摘要】:現代學校制度是根據一定的理念,把各種關于學校教育的規(guī)則按照合理性和內在關聯(lián)原則組成的動態(tài)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的體系。從生態(tài)理論分析,該體系可從主體與內外環(huán)境的關系切入,使建設中的六大制度系統(tǒng)處于動態(tài)平衡、互利共生狀態(tài)。現代學校職能的實現,必須有動態(tài)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的現代學校制度的支持與保障。這既是當今中國基礎教育學校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需要。
【作者單位】: 長江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
【關鍵詞】: 基礎教育 學校制度 制度體系 生態(tài)平衡
【分類號】:G471
【正文快照】: 一、現代學校制度生態(tài)主體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關系就是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現代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復合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除了以上基本的兩種關系外,還有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當然,最基本的關系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各種教育機構和教育規(guī)范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朱小蔓;劉貴華;;功能·環(huán)境·制度——基于生態(tài)理念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總課題組;關于現代學校制度的含義、特征、體系的初步認識[J];人民教育;2004年1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康永久;知識輸入還是制度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道明;鄭力;陳標;;適時調整政策,鞏固黨的執(zhí)政合法性[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2 周海濤;;試比較迪爾凱姆和韋伯的社會學方法論思想[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3 周霄;小議社會組織分類——從韋伯到帕森斯[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陳緒敖;陳柯;;論社會轉型與構建和諧社會中應正確處理的若干關系[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李傳印;鄧銳;;略論主觀歷史圖景的意義轉換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肖暉;;論公開性是現代判決理由的本質特征[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7 韓春暉;;民主:一種世俗化的實踐理性——評熊彼特的民主觀兼談對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啟示[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8 王思斌;;略論新農村建設的實施結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楊文革;;馬克斯·韋伯政治合法性理論評析[J];北方論叢;2006年01期
10 張詩波;;明代“私鑄錢”與國家的應對措施[J];北方論叢;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靜;周峰;;我國行政發(fā)展的基本路徑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李悅;;國家治理體系中執(zhí)政黨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陳文正;;生存剝奪、村民行動與村莊失范——浙東A村的個案分析[A];秩序與進步:中國社會變遷與浙江發(fā)展經驗——浙江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創(chuàng)新;葉勇;;當代中國政府管理模式的新思維與和諧社會的契合[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龔會蓮;;論官僚制政府倫理困境的突破及我國的經驗[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馬雪蓮;;探究戶籍制度與公務員考試錄用相結合的弊端[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楊道田;鄒永松;;和諧社會構建中的行政發(fā)展價值選擇[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大磊;共和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叢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5 彭靈勇;法律推理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柴華奇;中國居民收入分配與經濟發(fā)展[D];西北大學;2003年
7 方統(tǒng)法;組織設計的知識基礎論[D];復旦大學;2003年
8 肖艷;家族企業(yè)的制度結構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9 藍宇蘊;都市里的村莊[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楊運鑫;多中心大學制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琳萍;三級家長委員會參與現代學校管理的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蔣水清;學校管理溝通現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孔德鵬;我國高校學生工作隊伍專業(yè)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5 馬方麗;小學女校長領導力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侯長嬌;教育行政領導任職資格及選拔方式改革趨勢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周利江;論縣域內教育均衡發(fā)展[D];內蒙古大學;2011年
8 梁子蘭;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9 王超;西方大學的權力模式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10 方芳;現代營銷理念在大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康永久;傳統(tǒng)教育的交往框架及其變革 一種新制度教育學的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1期
2 楊秀芹;試論學校的依賴性與獨立性——一種產權層面的思考[J];教育科學;2002年04期
3 楊明;從政府控制模式到政府監(jiān)督模式——中國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的現代性轉換[J];教育科學;2003年05期
4 李江源,吳忠才;論教育制度的缺陷與創(chuàng)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6期
5 李偉勝;用復雜的思維方式研究學校教育活動——兼從方法論角度反思二十余年中小學整體改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2期
6 郝志軍 ,金東賢;基礎教育現代學校制度研討會綜述[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7 朱科蓉;英美教育市場化改革述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8 文東茅;論民辦學校的產權與控制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李江源;教育發(fā)展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略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曹淑江;解讀民辦學校所有權[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小微;社會轉型時期學校變革的方法論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貴華;;現代學校制度的演進與缺失[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19期
2 王曉燕;涂端午;汪明;;關于基礎教育現代學校制度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4期
3 胡國歡;;情理融合:讓制度內化為習慣[J];新課程(綜合版);2008年06期
4 趙中建;;獨立后印度學校制度的演變[J];全球教育展望;1990年06期
5 顧明遠;;學校制度亟待研究改革[J];教育學報;2011年03期
6 周峰華;高慎英;;優(yōu)質學校成因及其創(chuàng)建路徑[J];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7 趙才欣;;課程教學觀的改革:觸動了一代人[J];人民教育;2008年23期
8 金生,
本文編號:7711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77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