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學與明清閨塾師的文化身份認同
發(fā)布時間:2022-02-15 06:17
明清時期,部分才女為謀生而走出閨閣,擔任閨塾師。她們?nèi)谓潭?活躍于大江南北,形成獨特的游學活動。明清閨塾師或為謀生、或為社交、或為結社吟詩而出游。閨塾師游學具有四個特點,即個體的獨立性、社交的主動性、鮮明的示范性和行旅的風險性。閨塾師的游學四方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既擴大閨塾師的視野,豐富了藝術創(chuàng)造素材;也拓展她們的生活空間,延伸至公共領域;同時,推動擴大了文化交流,促進社會女性觀念的重塑,同時也便于閨塾師參與政治活動,實現(xiàn)其家國抱負。而這些,無疑推動了明清閨塾師文化身份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
【文章來源】:蘭州學刊. 2019,(12)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典范女性的重構——明清浙江地方志中的才女書寫[J]. 徐鵬. 江蘇地方志. 2013(02)
[2]黃媛介生平經(jīng)歷及其與山陰祁氏家族女性交游考述[J]. 李貴連.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3]十七世紀江南才女文學交游網(wǎng)絡及其意義[J]. 宋清秀. 浙江社會科學. 2011(01)
[4]地域文化視野中的清代女作家吳藻[J]. 吳永萍. 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5]明清江南婦女游風述論[J]. 宋立中.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6)
[6]中國女性旅游發(fā)展歷程研究[J]. 范向麗,鄭向敏. 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 2009(04)
[7]黃媛介:明清之際的詩畫才女[J]. 李垚,董雙葉. 齊魯藝苑. 2009(02)
[8]覺醒的女性——沈善寶[J]. 任秀華. 文教資料. 2008(28)
[9]十九世紀中國女性的文學關系網(wǎng)絡[J]. 魏愛蓮,云妍.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10]明清女子文學啟蒙教育述論[J]. 郭英德.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碩士論文
[1]中國古代游學的歷史考察與反思[D]. 劉香民.曲阜師范大學 2010
[2]王端淑研究[D]. 張敏.南京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26083
【文章來源】:蘭州學刊. 2019,(12)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典范女性的重構——明清浙江地方志中的才女書寫[J]. 徐鵬. 江蘇地方志. 2013(02)
[2]黃媛介生平經(jīng)歷及其與山陰祁氏家族女性交游考述[J]. 李貴連.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3]十七世紀江南才女文學交游網(wǎng)絡及其意義[J]. 宋清秀. 浙江社會科學. 2011(01)
[4]地域文化視野中的清代女作家吳藻[J]. 吳永萍. 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5]明清江南婦女游風述論[J]. 宋立中.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6)
[6]中國女性旅游發(fā)展歷程研究[J]. 范向麗,鄭向敏. 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 2009(04)
[7]黃媛介:明清之際的詩畫才女[J]. 李垚,董雙葉. 齊魯藝苑. 2009(02)
[8]覺醒的女性——沈善寶[J]. 任秀華. 文教資料. 2008(28)
[9]十九世紀中國女性的文學關系網(wǎng)絡[J]. 魏愛蓮,云妍.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10]明清女子文學啟蒙教育述論[J]. 郭英德.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碩士論文
[1]中國古代游學的歷史考察與反思[D]. 劉香民.曲阜師范大學 2010
[2]王端淑研究[D]. 張敏.南京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260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62608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