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皩W互動”模式下《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8-14 23:51
近年來,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越來越多,互動型課堂也受到了廣大高校師生的熱捧,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然而,過度重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而忽略教師引導的課堂教學方式也是行不通的,高校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師生的互動,還應該重視教師的"導學",形成"教師引導-師生互動-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文章來源】: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9,41(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課程成績與課堂經(jīng)驗值趨勢圖
由圖3可見,“云班課”中獲得的經(jīng)驗值與課程最后得分趨勢基本一致。課堂經(jīng)驗值構成有資源學習、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小組任務、簽到等,具體如圖4所示。其中,課程得分中的出勤和平時表現(xiàn)由“云班課”中的經(jīng)驗值折合所得,課堂練習采取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得分,平時作業(yè)每次100經(jīng)驗值,按實際得分算。最后期末考核主要由教師評分,按班級投票選出的人氣網(wǎng)站加5分作為附加分。課程得分人數(shù)分布統(tǒng)計情況如圖5所示,從人數(shù)趨勢線看得分符合正態(tài)分布,說明課程教學設計合理,學生接受程度較高。
課程成績分布趨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學習行為分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 白亮,胡艷麗,鄭龍.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8(S1)
[2]“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章林鋒.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4(11)
[3]互動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龍敬. 教學與管理. 2014(30)
[4]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引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 陳連軍.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4(04)
博士論文
[1]教育技術學視野下的未來課堂研究[D]. 陳衛(wèi)東.華東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43414
【文章來源】: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9,41(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課程成績與課堂經(jīng)驗值趨勢圖
由圖3可見,“云班課”中獲得的經(jīng)驗值與課程最后得分趨勢基本一致。課堂經(jīng)驗值構成有資源學習、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小組任務、簽到等,具體如圖4所示。其中,課程得分中的出勤和平時表現(xiàn)由“云班課”中的經(jīng)驗值折合所得,課堂練習采取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得分,平時作業(yè)每次100經(jīng)驗值,按實際得分算。最后期末考核主要由教師評分,按班級投票選出的人氣網(wǎng)站加5分作為附加分。課程得分人數(shù)分布統(tǒng)計情況如圖5所示,從人數(shù)趨勢線看得分符合正態(tài)分布,說明課程教學設計合理,學生接受程度較高。
課程成績分布趨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學習行為分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 白亮,胡艷麗,鄭龍.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8(S1)
[2]“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章林鋒.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4(11)
[3]互動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龍敬. 教學與管理. 2014(30)
[4]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引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 陳連軍.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4(04)
博士論文
[1]教育技術學視野下的未來課堂研究[D]. 陳衛(wèi)東.華東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434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34341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