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意義解讀與推進策略
[Abstract]:Small class education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t is not only the reduction of the student class quota, but also the reform of the deep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dea. It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policy of quality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small class education, we must recognize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作者單位】: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和學新;班級規(guī)模與學校規(guī)模對學校教育成效的影響──關于我國中小學布局調整問題的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潘穎;李梅;;班級規(guī)模與學生發(fā)展的問題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朱伶俐;劉黃玲子;;CSCL實時交互效果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3 徐靖;論小班化教育理念與新課程思想之相通[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蔣士會;試論高校大班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J];大學教育科學;2004年01期
5 張壽松,劉為邦;小班化教育與大班教育的比較研究[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1期
6 趙曉曼,馮文全;中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對策[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7 路宏;;關于學校規(guī)模經濟的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6年03期
8 史曉紅;試析課堂中的隱性課程[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青山;我國小學小班化教育問題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龐紅衛(wèi);小班化教育的歷史考察與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朱水萍;高師院校教育類課程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鮑楓;小班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5 朱秀艷;美國小規(guī)模學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鐘昱;美國小班化教育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鋒青;教學活動若干環(huán)境因子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8 宋飛瓊;公辦普通高中教育投資效率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9 李紹芳;小班化教學的系統(tǒng)優(yōu)化及其功能優(yōu)勢[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熊孝廣;我國基礎教育壓縮管理問題探微——基于湖北省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澤元;;城鎮(zhèn)化背景下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問題的教育對策[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年03期
2 劉麗;;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時代意義[J];教育;2011年2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繼華;;教育新文化的時代意義[A];第五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孫友軍;;葉圣陶教育思想的時代意義[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王信倍;田嘉薇;;儒家義利觀的時代意義與當代青少年的義利觀教育[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4 余益中;;鄧小平教育思想的時代意義[A];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4年
5 羅成昌;;教育創(chuàng)新是西部大開發(fā)的基礎條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6 陳承貴;;試論教育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A];全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7 周玲;李雄鷹;;試論高校大學生生涯輔導體系的構建[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樂言;2020年南京將全面推廣小班化教育[N];江蘇教育報;2009年
2 孫冬懷 記者 于洪全;西崗區(qū)小班化教育成果在全市示范[N];大連日報;2009年
3 孫冬懷 記者 丁雷;“西崗模式”開全國 小班化教育先河[N];大連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錢紅艷;堅守還是放棄? 小班化教育陷兩難[N];南京日報;2010年
5 萱文;建設小班化學校文化 提升小班化教育品質[N];江蘇教育報;2009年
6 通訊員 黃永生;《馬鞍山市小班化教育的方略與實踐范式研究》通過鑒定[N];馬鞍山日報;2011年
7 羅樹庚;小班化教育 我們在實踐[N];中國教師報;2007年
8 宗谷;專家眼中的“小班化”[N];溫州日報;2006年
9 城區(qū)北石槽小學校長 李會紅;“小班化教育”——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N];長治日報;2005年
10 江蕓涵邋實習生 肖笛;成都17所學校啟動小班化教育[N];四川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美林;小班化教育網站的設計與開發(fā)[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龐紅衛(wèi);小班化教育的歷史考察與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孟媛;美國小班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鐘昱;美國小班化教育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先保;小班化教育中的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薇;小班額條件下的個性化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鮑楓;小班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9 湯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級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黃宏才;小班化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605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26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