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目標的反思與重構——基于城鄉(xiāng)差異視角的分析
本文選題:農(nóng)村中小學 + 信息技術教育。 參考:《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10期
【摘要】:我國的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人們常常將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歸因于資金、師資、設備、環(huán)境等外在因素,而往往忽視了信息技術教育目標本身這一關鍵因素。信息技術教育目標的適切性決定了目標導向功能和評價功能的發(fā)揮。本文立足于我國二元城鄉(xiāng)社會顯著差異的現(xiàn)狀,反思目前的城鄉(xiāng)同一化的農(nóng)村信息技術教育目標的合理性,嘗試構建單獨的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目標。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People often attribute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funds, teachers, equipment, environment, and so on, but often ignore the key factor of the go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tself. The relev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goals determines the function of goal-oriented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go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s, 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separate go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軟件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范大學農(nóng)村教育研究所的重大項目“欠發(fā)達農(nóng)村基礎教育信息化推進策略研究”(05JJD880006)
【分類號】:G4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曹樹;;道德智慧生成:高校德育的主題[J];江蘇高教;2006年01期
2 蔣衛(wèi)中;中專學生鍛煉習慣形成的心理軌跡及引導方法[J];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6期
3 于增海,趙建立,菅典兵;高師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實踐和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S2期
4 唐瑞芬;關于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的思考[J];數(shù)學教育學報;1993年02期
5 王妍,金福;中學數(shù)學教育中情感目標的分類與實施[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03年01期
6 潘洪建;知識獲得:積極內(nèi)化、主動生成、合作建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盧家楣;;課堂教學的情感目標分類[J];心理科學;2006年06期
8 那嵐業(yè);;公共關系學課堂教學目標設計[J];職大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玉靜;認識論視野中的教學評價變革[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2 張艷;小學教師話語及認知思維導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庚曉丹;論數(shù)學課程的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4 亓慶文;數(shù)學學習情感及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情感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秋萍;上海生物高考試卷的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丁敏;學科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評價體系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譚蔚;新課程目標實施途徑—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樊天岳;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麗娟;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07年
10 莊美金;基礎教育考試主觀題命題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亮;;論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三種模式的應用與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Z1期
2 王金鋒;;論信息技術教育及其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1年11期
3 丁楠;;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科技致富向?qū)?2011年26期
4 孫興林;;農(nóng)村中小學網(wǎng)絡科技教育之我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12期
5 顧偉;;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9期
6 涂文揚;;農(nóng)村中小學遠程教育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年12期
7 尹占江;;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方向[J];學周刊;2011年18期
8 張娜;王清;;對農(nóng)村中小學視覺素養(yǎng)教育的思考[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年06期
9 白靜;;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J];青春歲月;2011年16期
10 陳巖;;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培玉;帥相志;劉方愛;魯燃;朱振方;孔祥霞;朱勝奎;;山東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A];決策與管理研究(2007-2008)——山東省軟科學計劃優(yōu)秀成果匯編(第七冊·上)[C];2009年
2 李新科;李路群;尹東輝;;淺析信息技術與通信課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覃鈞;;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王紅;;網(wǎng)迷、網(wǎng)戀與中小學信息素養(yǎng)教育[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韋仕靈;賀艷萍;;宜州市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6 黃春燕;;博客家園——青少年成長的新天地[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7 岑家術;;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費季平;;智元整合實驗的研究報告[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岑家術;;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鄭小軍;楊滿福;黃春燕;;四結合的青少年博客家園的建構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李陸軍;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農(nóng)村中小學覆蓋率100%[N];湖南日報;2008年
2 記者 強國峰;子長縣三千萬元打造信息技術教育平臺[N];延安日報;2009年
3 潮安縣職業(yè)技術學校 林保全;信息技術教育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N];潮州日報;2009年
4 周教玉;我州大力發(fā)展信息技術教育[N];祁連山報;2009年
5 記者 史玉萍;我市信息技術教育水平逐步提升[N];格爾木日報;2010年
6 曾凡虎 劉貴鵬 記者 郭小宇;撫松全面實施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N];吉林農(nóng)村報;2009年
7 記者 劉星;“星網(wǎng)”齊助力 教建促發(fā)展[N];齊齊哈爾日報;2009年
8 山東省平邑實驗中學 王平;淺談信息技術教育與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N];學知報;2011年
9 山東省茌平縣第二中學 商洪飛;農(nóng)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芻議[N];中國電腦教育報;2010年
10 婺源縣電教站 俞芳;農(nóng)村中小學如何有效利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N];上饒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質(zhì)研究:教育學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詹青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丁婧;功能層面的教育信息化評價標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瑞;河南省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魯楊;信息技術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潘利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霞;信息技術對學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分析及其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石艷;信息技術課程的誕生[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祥;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課程整合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付麗萍;西北地區(qū)中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林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視閾中美國中小學教學實踐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蘇鶴;沈陽市大東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10 董文君;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整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772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77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