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運用模糊聚類分析評價教學質(zhì)量的研究
本文選題:模糊綜合評判 切入點:教師教學質(zhì)量 出處:《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14期
【摘要】:教育現(xiàn)象的許多因素無法劃分到絕對明晰的類別中,任何具體的同一性都是相對的,其中包含著差異和變化,因而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不確定性。依照模糊數(shù)學的觀點,被人們視為同一的許多事物,都是一個模糊集合。據(jù)此,我們可以借助模糊聚類分析測量教育因素間的指標值或計算它們的相關值,建立教育研究評判指標,對教師教學質(zhì)量進行科學的量化評價。
[Abstract]:Many factors of educational phenomenon can not be divided into absolute clear categories, any specific identity is relative, which contains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and thus presents certain uncertainty. According to the viewpoint of fuzzy mathematics, Many things that are regarded as the same by people are a fuzzy set, so we can use fuzzy cluster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index value of educational factors or calculate their correlation value,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carry on the scientific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職業(yè)大學;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邢德海;董旭源;;AHP法在基于網(wǎng)絡的教學質(zhì)量評價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年21期
2 錢存陽,李丹青;多元統(tǒng)計分析在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元中的應用[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吳凌;;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的模糊層次方法[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毛文林,王中生,尹德臣;教學質(zhì)量評價系統(tǒng)中評價指標權重的研究[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李成友,王學周,王芳,楊玉杰;主成分分析法在網(wǎng)絡教學評價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12期
3 劉學宗 ,張建,于書彥;關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f^;;研究是教研員課程指導力的基礎[J];現(xiàn)代教學;2011年Z2期
2 劉宇;;淺談教學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促進發(fā)展(應用版);2011年04期
3 逢超;學生“直升”可除弊[J];中小學管理;1997年11期
4 湯穎;;學生評教有效性質(zhì)疑與分析[J];中國教師;2011年15期
5 汪麗;;免費政策后農(nóng)村學校學生厭學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年08期
6 藏智超;;對中國未來教育實踐發(fā)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09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克依木;阿麗達;木尼拉;吐爾遜布比;古麗白克熱木;熱合木江;;評價教師素質(zhì)的一種有效方法[A];全國第16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王賀元;;模糊綜合評判在教學評估中的應用[A];數(shù)學及其應用文集——中南模糊數(shù)學和系統(tǒng)分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下卷)[C];1995年
3 史紅梅;王帥;;多媒體語音室的綜合評價[A];中國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化存才;蘭宏勇;王林根;王明忠;;云南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模糊綜合評判模型[A];第七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吳強;王同根;陳海明;陳吉美;吳操政;;Fuzzy-Grey關聯(lián)分析用于試題庫系統(tǒng)的綜合評判[A];模糊集理論與應用——98年中國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選集[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四川省雙流中學 高志文 上海市新黃浦實驗學校 朱征平;學生“減負”大家談[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旦巴旺久;迅速發(fā)展的教育事業(yè)[N];西藏日報;2003年
3 采寫:李海明 策劃:周迅;顧明遠:學習中不該鼓勵競爭[N];光明日報;2005年
4 通訊員 呂林琪 記者 謝剛;榮昌中小學實行校務公開收效顯著[N];重慶日報;2000年
5 石伏龍;強化以人為本理念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N];團結(jié)報;2004年
6 特約記者 劉順達 通訊員 郭健;固安縣借學習實踐活動提升教育水平[N];廊坊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念;基于網(wǎng)絡學習行為分析的評價模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龍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效果評估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3 隋娟;滿意度理論及其在區(qū)域教育研究中的應用[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4 程桂芳;基于電子學檔的網(wǎng)絡學習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康泉;云南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計算機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云南大學;2011年
6 戴維;學評教系統(tǒng)構建及其背景特征對評價結(jié)果影響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7 劉軍;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價模型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長春師范學院;2011年
8 郝莉;網(wǎng)絡教育中學生學習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實現(xiàn)與綜合評價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9 孫晨光;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602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66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