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微
本文選題:高校 切入點:生活德育 出處:《學術論壇》200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模式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是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要使學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須構建生活德育模式,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歸現(xiàn)實生活中,以道德主體為核心,圍繞其社會現(xiàn)實生活進行道德教育。文章從生活德育的理論依據、優(yōu)勢分析、實踐設計等方面進行研究,從而豐富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論,為生活德育的實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Abstract]: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mode and the student's life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that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not high at present. In order to make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have the achievement, we must construct the life moral education pattern, and return the idealized moral education to the real life. Taking moral subject as the core,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around its social reality life.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from the lif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basis, the superiority analysis, the practice design and so on, thus enriches the life moral education pattern theory,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life.
【作者單位】: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XJK06QDY013)成果之一
【分類號】:G4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濟良;回歸現(xiàn)實生活的道德教育[J];教育科學;2001年02期
2 項賢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與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麗兵,陳賢忠;人的全面發(fā)展視界中的高校德育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熊文,王澤應;競技體育倫理及其研究之意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3 葉東惠;;回歸、提升、創(chuàng)新——從倫理層面構建“和諧體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4 聶文軍;張群穎;;論集體主義道德的補償規(guī)范與現(xiàn)實的利益補償制度[J];道德與文明;2006年01期
5 許輝;;誠信教育: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應有之義[J];黨史文苑;2006年04期
6 何永強;情商培養(yǎng)與道德人格形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陳秀鴻;;回歸生活世界:學校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8 蔣名源;論先秦儒家義利觀及其現(xiàn)代啟示[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9 羅建文;行政壟斷道德論[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肖永梅,胡樹祥;論網絡主體的道德自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龔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盧德之;經濟倫理研究的一個契入點[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穆西安;企業(yè)的倫理化經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戴艷軍;科學技術管理倫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7 皮慶侯;孫中山民生主義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建榮;當代中國農民道德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賀韌;儒家傳統(tǒng)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龔正偉;當代中國體育倫理建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銀紅;道德規(guī)范教育與人的道德主體性生成[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盧艷紅;多元化社會生活中學校德育問題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崢;我國中小學情感教育探析[D];河南大學;2002年
4 吳忠華;敬德與敬業(yè)精神建設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張東華;德育課教學方法優(yōu)化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6 陳曉龍;論新時期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形式上的整合[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海燕;徽州農村社區(qū)教育與教育價值觀研究——以安徽省績溪縣井村、汪村為例[D];安徽大學;2003年
8 關永春;解讀學前兒童的生活與生活質量[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機的前提性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曹紅玲;人的全面發(fā)展與道德人格塑造[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金生,
本文編號:15565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55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