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漳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閩南師范大學》 2015年
漳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戴瀅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是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課堂教學評價有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施。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從事學習活動,以及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等,都需要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評價來參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如今小學生們對語文知識的渴望,促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漸漸地發(fā)生變化,這自然也要求語文課堂評價要能與時俱進,不但要符合新形式下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要符合當今形勢下小學生們的心理特征。那么如何在“新課改”實踐中,通過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評價來提升教師教學質(zhì)量、有效完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便顯得十分重要。本論文正是從這樣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和研究的,行文中通過對課堂教學評價概念的梳理和界定,提出了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和實踐方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參照下,就漳州市地區(qū)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定層面的調(diào)查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漳州市地處福建省沿海地區(qū),屬于經(jīng)濟水平相對較為發(fā)達的城市,具有較好的現(xiàn)代化教育資源,小學語文教育水平較高,但由于地區(qū)經(jīng)濟差異、教育資源不均衡、教師教育水平不一致,再加上不同地方居民教育觀念不同,對義務教育的認識不足等原因,漳州市的義務教育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問題。這也導致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地區(qū)之間、校際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本文在新課改教學理念指導下,結合漳州市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梳理分析漳州市東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與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中的差異性,同時也對漳州市“中心類小學”與“邊遠類小學”之間,在語文教學中表現(xiàn)出的教育理念、教育實施、教學效果、教學特色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地區(qū)之間、校際之間教學評價差異性的可行性實施方案。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閩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23.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雷實;;關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性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06期
2 鄒天鴻;陳旭遠;;基于學生評價視角的課堂教學有效性城鄉(xiāng)對比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04期
3 周坤亮;;聽評課的不同價值取向[J];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12期
4 孫永明;;牧式教學: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范式轉換[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12期
5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師之友;2004年01期
6 林莘;;回歸童真:小學語文理想課堂之本[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糜洛施;曹明富;;課堂教學有效動態(tài)生成的實施策略——基于新課程語文學科的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04期
2 李水春;;淺談高職院校英語生命化課堂的構建[J];成功(教育);2010年12期
3 付娜;劉茜;;道家美學思想對教學的啟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4 顧朝陽;;關于個性化的語文教學[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5 何張毅;;注重生活實踐 展示寫作個性——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學[J];池州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李先鋒;董小玉;;建構明晰閱讀指標體系 有效指導閱讀教學——基于中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閱讀目標陳述框架比較[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7期
7 潘小明;;生成性數(shù)學課堂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8 王夫營;;藝術性:教學的必然特征[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9 譚金鋒;;實施學案導學 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年03期
10 萬秀珍;;生成性教學的內(nèi)涵、特征及實施[J];消費導刊;2008年2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云萍;審美與審丑[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喜海;論回歸童年的兒童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羽;體育教學世界的生命回歸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許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機與救贖[D];蘇州大學;2009年
5 禹旭才;社會性別視角下的高校女教師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邵小佩;幼兒園生命關懷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付強;論教學技術的人文向度[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楊麗;本質(zhì)主義、反本質(zhì)主義教學理論批判及另一種發(fā)展的可能[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9 陳祥東;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10 姚永強;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式轉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輝;初中數(shù)學教學與交互白板有效整合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李娟;多媒體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學科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哈琴;雙語背景下的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雙喬;“高級指導教師”教學指導工作之調(diào)查與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獻華;通過實踐反思改進高中英語學困生學習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仙偉;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孫玉亭;高中語文古代詩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錢麗華;新課程視域下的高中歷史生成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羅玉云;化學“三維目標”整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連勇;初中思想品德課友愛意識培養(yǎng)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端,Stephen Keith;當代西方有效教學研究的系統(tǒng)考察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李世愷;英國教育督導制度之考察[J];江蘇高教;2001年03期
3 吳瑞林;張彥通;;高校學生評教工具的結構與維度[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1年06期
4 王尚文;;求同存異,致力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7期
5 曾德琪;美國教學督導的歷史發(fā)展及其作用之演變[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6 陳瑞生;;課堂教學有效性界說偏失的現(xiàn)狀、影響及其糾正[J];教育探索;2008年11期
7 楊麗;溫恒福;;啟發(fā)式教學與對話式教學辨析[J];教育探索;2011年02期
8 李吉林;;我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呀[J];人民教育;1990年10期
9 王桂嵐;英國中小學的教育督導[J];外國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10 李節(jié);;兒童文學:寫給有童心的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泉根訪談[J];語文建設;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學東,楊學東;小學語文課堂素質(zhì)教育淺析[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0年S1期
2 廖良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微[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8期
3 薛琴珍;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李燕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與優(yōu)化策略[J];引進與咨詢;2000年01期
5 余愛嬌 ,余愛秀;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三要素[J];教育評論;2001年05期
6 李湘蓉;湖南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1年S1期
7 史何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淺談[J];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8 崔鳳蓮;激勵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學好語文[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9 楊學會;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10 屠卉;;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嘗試[J];成才;200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林勇;;獨具匠心謀思路 標新立異求發(fā)展——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3)[C];2013年
2 王淑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會[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3 公藏吉;;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4 劉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5 王敬;;讓小學語文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天地[A];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6 張新明;;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均衡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7 周文琴;;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8 余京艷;;小學語文課堂口頭評價的反思[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9 陸慧;;讓學生主動地“聽” 自覺地“動”——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10 黃水琴;吳曉敏;;小學語文課堂三個“不等式”[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泗洪縣重崗中心小學 李平剛;[N];江蘇教育報;2013年
2 威寧自治縣中水鎮(zhèn)仙水小學 張慶輝;[N];貴州民族報;2013年
3 黎平縣九潮鎮(zhèn)高寅小學 姚有良;[N];貴州民族報;2014年
4 史玉華;[N];濟寧日報;2009年
5 商丘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馮莊小學 孫紅亞;[N];商丘日報;2011年
6 樟樹市劉公廟學校小學部 余秀英;[N];宜春日報;2011年
7 錦屏縣文斗小學 姜永椿;[N];貴州民族報;2014年
8 晴隆縣花貢小學 劉珍;[N];貴州民族報;2013年
9 荔波縣教育局 石春珍;[N];貴州民族報;2013年
10 平壩縣樂平鎮(zhèn)塘約小學 王雋;[N];貴州民族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利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魏琳;小學語文課堂理答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戴瀅;漳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楊穎;試論鄂教版小學語文課堂書面練習的設計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5 郭超;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提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靜;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佳;基于課例分析的小學語文課堂文化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8 金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于京京;小學語文課堂學生提問行為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10 杜永強;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研究[D];寧波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漳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32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3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