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親密度對青少年親社會冒險行為的影響:中介與調節(jié)作用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26 10:48
青少年冒險行為,尤其是具有消極意義的冒險行為,由于其會給青少年自身及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引起了大量心理學研究者的關注。研究者們從諸如吸煙酗酒、偷竊賭博、打架斗毆及無保護性行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考查,也從生理、人格、動機、社會和環(huán)境等多角度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冒險行為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青少年可能不僅參與為傷害他人或自己的冒險行為,也參與為幫助他人而冒險的行為,即親社會冒險行為(Prosocial Risk Taking)。這種冒險行為盡管可能會給青少年自身帶來風險,但在社會和諧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正向意義。然而迄今為止,對親社會冒險行為的探討還停留在理論綜述層面,鮮有研究者通過實證研究系統(tǒng)地探討青少年親社會冒險行為的表現(xiàn)特點,考慮到親社會冒險行為在個人發(fā)展及社會和諧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對親社會冒險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進行探討。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通過兩個實驗,設計經(jīng)濟和社會領域的親社會冒險任務,從行為、社會、人格和動機層面綜合探討親社會冒險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機制。實驗一以364名高中生為被試,采用經(jīng)濟領域的親社會冒險任務—賭博任務測查被試的親社會冒險傾向,要求被試選...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預期效果和預期收益評估及賭時任務流程圖??②預期效果測驗??采用丁〇11化-丁丨1丨6巧和?丨51^(;丨1(2017)編制的用于測量被試對助人行為預期效果??
為了更清楚地揭示調節(jié)效應的具體模式,根據(jù)高于或低于平均數(shù)一個標準差的??標準,將感覺尋求分成高低組,采用簡單斜率檢驗分析不同感覺尋求水平上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影響。結果表明(見圖3-3),對于感覺尋求水平較高的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更強(^simple?=?.046,?95%?CI=[?.024,?.054]);??而對于感覺尋求水平較低的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則相對??弱一些(^simple?=?.021,95%?CI=[?.011,?.033])。即對于高感覺尋求青少年來說,人??際親密度通過預期收益對親社會冒險行為起作用的的效應更明顯。整體而言,預??期收益在人際親密度與親社會冒險行為間的中介作用受感覺尋求水平高低的調節(jié)。??34??
.〇〇3?0.46??以感覺尋求得分高于平均數(shù)加一個標準差為高分組,低于平均數(shù)減一個標準??差為低分組進行簡單斜率分析,結果表明(見圖3-7),對于高感覺尋求水平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更強Simple?=.030,95%?CI=[?.019,?.043]);??而對于低感覺尋求水平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則相對弱一??些(ftsimple?=?.019,?95%?CI=[?.011,?.029])。即人際親密度通過預期收益對親社會冒險??行為起作用的效應對高感覺尋求水平青少年來說更明顯。整體而言,預期收益在??人際親密度與親社會冒險行為間的中介作用受感覺尋求水平的調節(jié)。??5?r??,.?-?一高感覺尋求?一?-低感覺尋求??r::二1^^??2.5?-??O?_??1.5?-??|??I?I?I?!?I??高人際親密度?中人際親密度?低人際親密度??圖3-7感覺尋求對人際親密度與預期收益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4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聲譽群體初中生感覺尋求與多領域冒險行為:風險感知的中介作用[J]. 顏學新,張麗錦,范高婷. 中國特殊教育. 2018(01)
[2]我會在誰面前舍棄利益?——博弈對象的能力與社會距離對名利博弈傾向的影響[J]. 談晨皓,王沛,崔詣晨. 心理學報. 2017(09)
[3]利他僅僅利他嗎?——進化視角的雙路徑模型[J]. 謝曉非,王逸璐,顧思義,李蔚.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9)
[4]自戀與青少年親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J]. 丁如一,周暉,張豹,陳曉. 心理學報. 2016(08)
[5]共情與親社會行為關系的元分析[J]. 丁鳳琴,陸朝暉. 心理科學進展. 2016(08)
[6]自我—他人重疊對助人行為的影響:觀點采擇的調節(jié)作用[J]. 鐘毅平,楊子鹿,范偉. 心理學報. 2015(08)
[7]金錢概念啟動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及其決策機制[J]. 李愛梅,彭元,李斌,凌文輇.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8]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檢驗方法:競爭還是替補?[J]. 溫忠麟,葉寶娟. 心理學報. 2014(05)
[9]真實和虛擬金錢獎賞影響風險決策行為[J]. 徐四華,方卓,饒恒毅. 心理學報. 2013(08)
[10]人際親密度對他人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決策采納度的調節(jié)作用[J]. 邱俊杰,閔昌運,周艷艷,張鋒. 應用心理學. 2012(04)
本文編號:3610356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預期效果和預期收益評估及賭時任務流程圖??②預期效果測驗??采用丁〇11化-丁丨1丨6巧和?丨51^(;丨1(2017)編制的用于測量被試對助人行為預期效果??
為了更清楚地揭示調節(jié)效應的具體模式,根據(jù)高于或低于平均數(shù)一個標準差的??標準,將感覺尋求分成高低組,采用簡單斜率檢驗分析不同感覺尋求水平上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影響。結果表明(見圖3-3),對于感覺尋求水平較高的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更強(^simple?=?.046,?95%?CI=[?.024,?.054]);??而對于感覺尋求水平較低的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則相對??弱一些(^simple?=?.021,95%?CI=[?.011,?.033])。即對于高感覺尋求青少年來說,人??際親密度通過預期收益對親社會冒險行為起作用的的效應更明顯。整體而言,預??期收益在人際親密度與親社會冒險行為間的中介作用受感覺尋求水平高低的調節(jié)。??34??
.〇〇3?0.46??以感覺尋求得分高于平均數(shù)加一個標準差為高分組,低于平均數(shù)減一個標準??差為低分組進行簡單斜率分析,結果表明(見圖3-7),對于高感覺尋求水平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更強Simple?=.030,95%?CI=[?.019,?.043]);??而對于低感覺尋求水平個體來說,人際親密度對預期收益的預測作用則相對弱一??些(ftsimple?=?.019,?95%?CI=[?.011,?.029])。即人際親密度通過預期收益對親社會冒險??行為起作用的效應對高感覺尋求水平青少年來說更明顯。整體而言,預期收益在??人際親密度與親社會冒險行為間的中介作用受感覺尋求水平的調節(jié)。??5?r??,.?-?一高感覺尋求?一?-低感覺尋求??r::二1^^??2.5?-??O?_??1.5?-??|??I?I?I?!?I??高人際親密度?中人際親密度?低人際親密度??圖3-7感覺尋求對人際親密度與預期收益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4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聲譽群體初中生感覺尋求與多領域冒險行為:風險感知的中介作用[J]. 顏學新,張麗錦,范高婷. 中國特殊教育. 2018(01)
[2]我會在誰面前舍棄利益?——博弈對象的能力與社會距離對名利博弈傾向的影響[J]. 談晨皓,王沛,崔詣晨. 心理學報. 2017(09)
[3]利他僅僅利他嗎?——進化視角的雙路徑模型[J]. 謝曉非,王逸璐,顧思義,李蔚.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9)
[4]自戀與青少年親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J]. 丁如一,周暉,張豹,陳曉. 心理學報. 2016(08)
[5]共情與親社會行為關系的元分析[J]. 丁鳳琴,陸朝暉. 心理科學進展. 2016(08)
[6]自我—他人重疊對助人行為的影響:觀點采擇的調節(jié)作用[J]. 鐘毅平,楊子鹿,范偉. 心理學報. 2015(08)
[7]金錢概念啟動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及其決策機制[J]. 李愛梅,彭元,李斌,凌文輇.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8]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檢驗方法:競爭還是替補?[J]. 溫忠麟,葉寶娟. 心理學報. 2014(05)
[9]真實和虛擬金錢獎賞影響風險決策行為[J]. 徐四華,方卓,饒恒毅. 心理學報. 2013(08)
[10]人際親密度對他人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決策采納度的調節(jié)作用[J]. 邱俊杰,閔昌運,周艷艷,張鋒. 應用心理學. 2012(04)
本文編號:36103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6103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