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D4受體基因rs1800955多態(tài)性與負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對蒙古族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1-15 13:32
目的 探討多巴胺D4受體(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rs1800955多態(tài)性與負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對蒙古族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影響。方法 對239名12~15歲蒙古族青少年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評量表進行測評,并用改良多重連接酶反應(improved multiple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iMLDR)技術測定DRD4基因rs1800955多態(tài)性。結果 (1)DRD4基因rs1800955多態(tài)性與精神質(zhì)得分顯著相關,攜帶CC基因型的個體精神質(zhì)得分[(4.94±3.191)分]高于TT基因型[(3.38±2.2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蒙古族青少年P(精神質(zhì))及N(神經(jīng)質(zhì))得分與負性生活事件各因子均呈正相關(r=0.154~0.375,P<0.05或0.01)。(3)DRD4基因rs1800955多態(tài)性與負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對蒙古族青少年精神質(zhì)得分影響顯著(CC基因型與人際關系交互作用:B=-2.689,95%CI=-4.589~0.789,χ2=7.695,P<0.01)...
【文章來源】: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9,28(01)
【文章頁數(shù)】: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首發(fā)未服藥精神分裂癥患者白質(zhì)異常與面孔情緒認知障礙的關聯(lián)研究[J]. 趙曉鑫,姚晶晶,李玉晶,韓重陽,呂一丁,張馨月,任方芳,李元,隋毓秀.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8 (01)
[2]統(tǒng)籌城鄉(xiāng)地區(qū)青少年心理狀況與負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關系[J]. 劉茂航,余雪芹,秦麗,蔣國慶,楊英杰,魏貝,陳俊杉.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7(05)
[3]人格特質(zhì)、攻擊性傾向、抑郁和焦慮對自殺意念影響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J]. 李誠,董燕,王進,郭久亮,王好博,張倩.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7 (08)
[4]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效度與信度的再評價及常模更新[J]. 辛秀紅,姚樹橋.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5(05)
[5]應對方式、人格特征與應激水平的關系[J]. 馬煊,陳龍,裴華,張鳳閣,張本,馬文有.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4(01)
[6]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測試[J]. 劉賢臣,劉連啟,楊杰,柴福勛,王愛禎,孫良民,趙貴芳,馬登岱. 山東精神醫(yī)學. 1997(01)
本文編號:3590702
【文章來源】: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9,28(01)
【文章頁數(shù)】: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首發(fā)未服藥精神分裂癥患者白質(zhì)異常與面孔情緒認知障礙的關聯(lián)研究[J]. 趙曉鑫,姚晶晶,李玉晶,韓重陽,呂一丁,張馨月,任方芳,李元,隋毓秀.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8 (01)
[2]統(tǒng)籌城鄉(xiāng)地區(qū)青少年心理狀況與負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關系[J]. 劉茂航,余雪芹,秦麗,蔣國慶,楊英杰,魏貝,陳俊杉.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7(05)
[3]人格特質(zhì)、攻擊性傾向、抑郁和焦慮對自殺意念影響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J]. 李誠,董燕,王進,郭久亮,王好博,張倩.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7 (08)
[4]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效度與信度的再評價及常模更新[J]. 辛秀紅,姚樹橋.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5(05)
[5]應對方式、人格特征與應激水平的關系[J]. 馬煊,陳龍,裴華,張鳳閣,張本,馬文有.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4(01)
[6]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測試[J]. 劉賢臣,劉連啟,楊杰,柴福勛,王愛禎,孫良民,趙貴芳,馬登岱. 山東精神醫(yī)學. 1997(01)
本文編號:35907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5907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