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擴張、教育機會分配機制與教育不平等
[Abstract]:Inspired by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functionalism, countries try to promote educational fairness by expanding the scale of education and reforming th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However, th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many countries show that the new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re usually occupied by the dominant strata, and they can cleverly avoid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systems, which leads to little effect on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education fair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interaction and mutual restriction among various educational systems, which jointl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To a certain extent, Mare model reveal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distribution reform,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effects on educational inequality. The model attempts to control the marginal effect of the quantity change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mong different strata.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精明;;高等教育擴展與入學機會差異:1978~2003[J];社會;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超;;大學的專業(yè)建構范式及其效用[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傅松濤;苗麗;楊曉鋒;;教育考責制與美國政府教育責任的強化[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張學文;;大眾化背景下大學使命的重新審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姜雅珉;;教師在課堂教學行為中如何體現(xiàn)教育公平[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姜雅珉;;試論教師在課堂教學行為中如何體現(xiàn)教育公平[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Z1期
6 李文;;淺談成人教育在打破代際傳承與向上社會流動中的作用[J];昌吉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7 莊西真;;試談發(fā)展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幾個問題[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4期
8 閆廣芬;楊洋;;當代中學女教師身份認同的發(fā)展趨向——基于一所國家級重點中學女教師的調查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9 陳振中;蔣文寧;;論教育身份成層的原因[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10 鐘云華;沈紅;;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公平影響的實證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鷺娟;李朝平;;“教育過度”問題研究綜述[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鐘云華;沈紅;;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公平影響的實證研究[A];改革開放與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本富;中國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2 李紅婷;無根的社區(qū) 懸置的學校[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盧旭;教育的現(xiàn)代性解讀[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董美英;教育機會均等視閾下重點高校大學生來源的歷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賀菲;教學效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黃立新;技術支持的協(xié)同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廖輝;學校課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林海亮;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羅小茗;上海普通高中“二期課改”研究[D];上海大學;2008年
10 周倩;高?萍脊芾砣藛T專業(yè)化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春連;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公平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麗霞;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城鄉(xiāng)差異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年
3 李建勝;不同階層學生體育生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鄧華麗;中美成人教育價值觀的差異比較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5 王鷺娟;價值觀視域下高等教育過度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6 艾軍婷;美國家庭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雨錦;美國藍帶學校規(guī)劃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8 劉金曉;社會公平視角下的教育券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楊翼丞;我國“家長參與”制度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10 吳菲;中國的教育異質婚及戶口異質婚[D];復旦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精明;教育與社會分層結構的變遷──關于中高級白領職業(yè)階層的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雷;張茂聰;;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師資配置不合理誘因及破解策略——以山東省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1期
2 邱冬陽;湯華然;李雪;;中國人力資本存量結構的估算:基于教育基尼系數(shù)法[J];科學發(fā)展;2010年01期
3 王曉輝;;法國館 為了社會和諧:法國教育的若干政策取向[J];上海教育;2010年Z1期
4 肖志勇;魏下海;;教育不平等、人力資本與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來自省際面板數(shù)據(jù)的經驗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0年03期
5 唐娜提拉·薩科;周艷輝;;教育的不平等與教育的貧困——1975—2004年間中國的情況[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年03期
6 楊俊;黃瀟;李曉羽;;教育不平等的測度及與收入分配的關系[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閆引堂;;新制度主義的發(fā)展:領域拓展還是理論深化?——評邁爾和羅萬主編的《教育中的新制度主義》[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2期
8 李春玲;;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機會不平等——高校擴招的平等化效應考查[J];社會學研究;2010年03期
9 湯華然;邱冬陽;張云龍;;人力資本不平等與區(qū)域間經濟差異[J];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10 郗春嬡;;近五年我國社會分層與教育研究綜述——基于CNKI的數(shù)據(jù)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高政;;教育公平的文化視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沈華;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國際比較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毛建青;;教育規(guī)劃中的人力需求法述評[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曹曉俊;;我國教育平等問題的思考和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5 魏真;;我國高中教育擴張與學校規(guī)模效益[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啟生;美教育機會不平等現(xiàn)象依然嚴重[N];光明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費常泰;臺州“用工荒”倒逼職業(yè)教育擴張[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3 早報記者 金蓓蕾;“要解決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首先要改變城鄉(xiāng)教育不平等”[N];東方早報;2010年
4 《南方周末》高級編輯 鄢烈山;自由表達就行,何必“自律”過頭[N];東方早報;2010年
5 媒體工作者 周明華;北大實名推薦制更該面向“非重點”[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孫國榮 記者 付宇;促進教育均衡優(yōu)質發(fā)展[N];牡丹江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劉瓊;大力發(fā)展公益文化事業(yè)[N];人民日報;2009年
8 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 王曉輝;擇校,教育公平的世界性難題[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本報評論員 萬磊;購買教師崗位要著眼長遠[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10 林金芳;高考加分的違憲性考察[N];經濟參考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喜娟;美國綜合高中發(fā)展危機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愛民;教育差距及其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玉玲;民國初期女子中學教育發(fā)展研究(1912-1927)[D];西南大學;2010年
2 陳捷鷹;論憲法學視野下公民的教育平等權及其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路婉婷;教育投資與城鄉(xiāng)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4 侯娓娓;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成成;基于平等的農村義務教育補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6 喬智;家庭背景與教育機會分配[D];復旦大學;2008年
7 代向敏;中國教育不平等現(xiàn)狀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8 呂世斌;教育和收入不平等[D];吉林大學;2006年
9 楊秀英;對受教育權之反思[D];四川大學;2006年
10 陶莎;教育與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收入分配差距[D];江西財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256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52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