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導(dǎo)向素質(zhì)教育理想家園
[Abstract]:The new educational experiment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aking "five viewpoints" as the core thought, "six major actions" as the concrete way, and "the four major changes" as the main goal. Educational experiment aimed at helping members of the New Education Community lead a happy and complete educational life.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 the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has put forward the bright proposition in the new education children reading, the ideal classroom,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and has obtained the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 It has become a path to the ideal hom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教育局;
【分類號】:G40-0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慶瑜;;論分配關(guān)系的稅法調(diào)整機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2 毛豪明;韓傳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對我國的影響論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孫艷;德育模式:從"控制封閉型"到"自主開放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陳素霞;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5 潘善斌;論懲罰性賠償制度[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薛琴;;論新課程理念下的講授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7 楊勇;;教育:成為你自己——人與教育關(guān)系的哲學思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李銀慧;;從教育哲學視角窺探教師職業(yè)幸福[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朱昌流;;《歷史與社會》課程實施情感教育的原則與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許世平;;課堂教學生命流失現(xiàn)象及其成因分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攀峰;;論審美教育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創(chuàng)新驅(qū)動與首都“十二五”發(fā)展——2011首都論壇文集[C];2011年
2 吳永遠;;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幸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陽縣為個案[A];教育領(lǐng)導(dǎo)研究(第二輯)[C];2012年
3 劉泱育;;新聞事件“原因分析”的歷史檢視[A];中國傳媒大學第四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田興國;;水滸忠┕壅逡閇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5 樊洪明;謝靜超;趙耀華;全貞花;;淺談主體教育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6 李克勤;;對課堂教學目標設(shè)計的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guān)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馮振環(huán);王莉娜;馮領(lǐng)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異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shù)學研究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lǐng)導(dǎo)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黃達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學;2011年
6 宮瑜;交往理性與道德共識[D];吉林大學;2011年
7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8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9 魏筠;生活意義: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尋求[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lǐng)[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影;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地理課堂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學中學案導(dǎo)學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慧;大連市農(nóng)村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哲;與生命相遇[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新榮;關(guān)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姜銳;教師應(yīng)對幼兒違紀行為的現(xiàn)狀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潘進強;當代中學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鄭彩華;高中化學課堂師生對話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唐愛琴;高一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銜接與具體做法[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顧冬梅;低年級小學生寫話能力培養(yǎng)初探[D];蘇州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振杰;;論“新教育實驗”的教育幸福觀[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2期
2 高萬祥;;讓校園真正飄逸起“文化”[J];學校管理;2005年04期
3 潘麗萍;;追尋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訪全國政協(xié)常委、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年01期
4 朱永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泰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點燃教師心中沉睡已久的夢想[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06期
6 王毅;朱永新;;“新教育”,向理想邁進——朱永新訪談錄[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04期
7 馮麗麗;;在新教育實驗下成才與成人的定位[J];網(wǎng)絡(luò)科技時代;2008年18期
8 賀海云;;新教育,僅僅是個開端[J];內(nèi)蒙古教育;2011年13期
9 張碩果;;尋找尺碼相同的人[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12期
10 譚燁;;新教育:聆聽生命拔節(jié)歌唱的聲音——專訪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改革發(fā)起人朱永新教授[J];中國教師;2011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A];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工作座談會交流材料匯編[C];1999年
2 白流平;;規(guī)范教師形象對實行素質(zhì)教育的意義[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田小燕;;病理教學改革與素質(zhì)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譚紅文;張海燕;符寶敏;;目標教學法與素質(zhì)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郭永江;;論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素質(zhì)教育效能[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6 李培軍;;改革教學方法 抓好素質(zhì)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7 褚纓;;淺談縣級圖書館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地位[A];福建省首屆少兒圖書館與中小學圖書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范啟泉;;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中師素質(zhì)教育[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9 韓柏春;李偉達;何東;;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素質(zhì)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薛玉明;;論跨世紀人才的素質(zhì)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賀春蘭;2005,我們因何感動?又在期許什么?[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2 朱永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N];光明日報;2008年
3 任松筠;央視聚焦教育市長的新教育實驗[N];新華日報;2005年
4 陸成鋼;新教育實驗的推廣和存疑[N];嘉興日報;2007年
5 茅衛(wèi)東;總得有人去擦星星[N];中國教師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周波;教育 應(yīng)該是幸福完整的生活[N];成都日報;2007年
7 章敬平 王延春;新教育實驗進京趕考[N];經(jīng)濟觀察報;2006年
8 記者趙雪力;朱永新考察我區(qū)新教育實驗情況并作專題報告[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9 本報記者 童穎駿 陳培華 通訊員 吳桂潮;“新教育實驗”:為了和諧發(fā)展的人[N];浙江日報;2007年
10 張雋;400種圖書入選“新教育實驗”推薦用書[N];中華讀書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承敏;教育隨筆的哲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2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3 李政濤;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榮偉;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蘇州大學;2006年
5 易東平;救人救己與害人害己[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盧鋒;閱讀的價值、危機與出路[D];蘇州大學;2013年
8 熊華生;為了兒童的幸福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魏飴;大學素質(zhì)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許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機與救贖[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承軍;孔子的因材施教與語文素質(zhì)教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特木爾巴根;論中學語文教學思想素質(zhì)教育[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瀟;中學化學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4 甘敏;中學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孫霓;談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與素質(zhì)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路遙;美術(shù)教育的整體性認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探索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振云;新課程理念下鄉(xiāng)土地理教學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董中霞;音樂教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9 陸婷;論教育學話語的形成[D];蘇州大學;2009年
10 秦婧;素質(zhì)教育下數(shù)學思維訓練的理論與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071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30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