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wǎng)絡的高校學生E-learning行為研究
本文選題:E-learning + 學習行為 ; 參考:《圖書情報知識》2010年05期
【摘要】:本文基本思路是以行為科學和行為理論為基礎,采集和保存學生的E-learning行為信息,應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分析與評價E-learning行為新特征;分析學生上機學習時的基本行為以及學習狀態(tài)的變化規(guī)律,揭示E-learning行為新特征,對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教育的過程設計無疑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Abstract]:The basic idea of this paper is to collect and preserve the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E-learning behavior based on behavioral science and behavioral theory, an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behavior by statistical method. Analyzing the basic behavior of students and the changing law of learning state, revealing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behavior, undoubtedly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existing network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實驗中心;
【基金】:2008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基于網(wǎng)絡的學生學習行為信息采集與評價系統(tǒng)構建”成果之一
【分類號】:TP391.6;G4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冀俊忠,沙志強,劉椿年,郎青;B2C電子商務站點中知識發(fā)現(xiàn)的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2 張勉;基于隱馬爾可夫模型的用戶興趣漂移模式發(fā)現(xiàn)方法[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叢蓉,王秀坤,吳軍,周巖;基于Web-LogMining尋找目標網(wǎng)頁最優(yōu)期望定位[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年34期
4 劉柏嵩,高濟,韓惠琴;一種智能數(shù)字圖書館框架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2年07期
5 李曉麗,杜振龍,李明,余冬梅;基于Bayes概率的用戶興趣發(fā)現(xiàn)[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3年05期
6 張琦琪,陳俊杰;結合站點拓撲結構的頁面視圖分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Chen Junjie Zhang Qiqi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Softwar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Shanxi,China,030024;Research on page view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site topology[A];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Volume 6)[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雪崗;無線局域網(wǎng)中的移動預測研究及應用[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趙艷芳;面向Internet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紅祥;Web使用挖掘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3 許國利;在線零售企業(yè)CRM中的聚類分析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4 裴云霞;基于Web對象流行度的預取模型[D];鄭州大學;2005年
5 曹仰杰;基于剪枝技術的PPM預測模型[D];鄭州大學;2006年
6 宋冰;Web預取與緩存一體化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7 趙巖;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的消費者購車行為分析[D];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葉海琴;網(wǎng)絡個性化推薦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9 衛(wèi)琳;Web緩存與預取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應曉敏,劉明,竇文華;一種面向個性化服務的無需反例集的用戶建模方法[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黃于藍,王洪,徐端頤,賈惠波;多元搜索引擎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1年23期
3 李衛(wèi)華;個性化網(wǎng)絡信息過濾Agent的反饋評價機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年03期
4 吳巍楓,彭德純,林子禹,劉溥,鄧萬濤,邱毓蘭;CSCW分布式多任務協(xié)作機制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1997年05期
5 徐俊萍,翟玉慶;基于Agent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2年03期
6 張廷華;Web元搜索引擎的改進[J];計算機應用;2002年02期
7 張英朝,張維明,肖衛(wèi)東,沙基昌,徐磊;基于網(wǎng)格技術的電子政務平臺體系結構[J];計算機應用;2002年12期
8 曾春,邢春曉,周立柱;基于內(nèi)容過濾的個性化搜索算法[J];軟件學報;2003年05期
9 肖波,王兆青,諸鴻文;電子白板互操作的研究和設計[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8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吉俊茹;;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的訓練和培養(yǎng)[J];學周刊;2011年21期
2 買桂英;;用E-learning為藏區(qū)基礎教育創(chuàng)設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年17期
3 孫博;陳偉;邱楓;;現(xiàn)代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4期
4 張軼北;;基于Blackboard的高職院校網(wǎng)絡教學設計[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年13期
5 喻征;;對近十年我國關于E-learning研究的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6 姜健榮;;關于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探討[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8期
7 趙社英;;數(shù)學課堂教學管理[J];學苑教育;2011年15期
8 余鳳霞;;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研究[J];考試周刊;2011年52期
9 ;教育文摘[J];現(xiàn)代教學;2011年09期
10 陳艷慧;;歸因理論與學習動機的自我激發(fā)[J];大眾心理學;200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萬正剛;寇海蓮;;論E-learning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影響[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陳煥東;余先川;羅燁;;E-Learning信息技術現(xiàn)狀分析與展望[A];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進展——第三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李明斐;汲業(yè);;基于知識庫的e-Learning模型[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胡燕;;中學生的學業(yè)自我妨礙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云;曹森曉;;學生課堂學習行為——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范廣玲;;中學生心理常見問題的思考及對策[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7 何鑫;;中學生厭學心理的鑒別與預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秦啟康;奚仲廉;;“開潛教育”的心理學研究[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9 王接勝;;淺論學校如何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高守良;;“中學生學習心理障礙成因及對策研究”課題研究報告[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夏鳳琴;對創(chuàng)新性學習行為的評價[N];吉林日報;2010年
2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姬秉新;增強西部農(nóng)村學生學習自信[N];光明日報;2008年
3 國家化學課程標準組核心成員,,中學化學特級教師 王云生;以學評教才是聽評課的要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 曹秀娟;額外努力,英國幫扶處境不利學生[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北京師范大學 張微;這些孩子需要“區(qū)別”對待[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李觀偉 趙樹生;如何控制課堂?[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 朱品一;信息時代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山東省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李啟娣;主體多元評價癥結在哪[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尹聚健;談師生的平等關系[N];甘肅日報;2007年
10 范瑋;反思對于我們的價值[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聶竹明;從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敏;教師自主學習調(diào)節(jié)模式及其機制[D];浙江大學;2008年
3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nèi)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姜強;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支持模型與實現(xiàn)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朱曉紅;中學生學習動機缺失量表的編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汲業(yè);e-Learning系統(tǒng)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2 李欣娜;網(wǎng)絡技術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作用空間[D];天津師范大學;2004年
3 彭崗;學習設計信息模型及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費奎明;基于E-learning平臺的教學資源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欣婷;企業(yè)E-Learning培訓課件的設計和開發(fā)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李丹立;E-learning中基于聚類算法的多維度學習社區(qū)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李云文;混合學習用于高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之行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8 吳世英;e-Learning與線下培訓活動互動策略的研究與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倩倩;E-Learning及其在中小學學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邱曉輝;網(wǎng)絡學習者信息加工學習行為的分析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085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10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