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認識論信念及其與學習方式、學業(yè)成就的關系
本文選題:初中生 + 認識論信念; 參考:《心理學探新》2010年04期
【摘要】:該研究采用自編的初中生認識論信念問卷、R-LPQ-2F問卷等工具,對557名初中生一般領域的認識論信念、學習方式、學業(yè)成就之間關系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果表明:1)不同類型學校、年級、性別的初中生在認識論信念的某些維度上存在差異,學校與年級兩個變量在接受-建構信念上存在交互效應,學校與性別兩個變量在零散-聯(lián)系信念上存在顯著的交互效應;2)認識論信念對學業(yè)成就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間接作用;3)學習方式在認識論信念對學業(yè)成就的影響中發(fā)揮著中介作用。
[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learning styl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55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eneral field by means of R-LPQ-2F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ome dimensions of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grades and gender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gender in piecemeal and associative beliefs. 2)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Learning style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epistemological belief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09YJAXLX001)
【分類號】:G4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喻平;唐劍嵐;;個體認識論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婷婷;關于我國高中生認識論信念的初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左銀舫,陳琦;中小學教師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的初步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2 姬廣敏;司繼偉;畢華林;;不同認識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其化學探究學習的影響[J];化學教育;2007年03期
3 潘洪建,王洲林;知識問題研究二十年:教育學的視點[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4 陳么元,左銀舫;中小學教師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的初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年04期
5 潘洪建,呂建國,龔林泉;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的調(diào)查研究——來自中學的報告[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孫燕青,張建偉;初二學生的科學觀及其與科學發(fā)現(xiàn)學習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小洋;中學生個人認識論的特點及與自我提問、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系[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蓋麗鳴;提高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的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賈傳玲;中職生學習觀的現(xiàn)狀及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楊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新科學觀的建構[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單珊;網(wǎng)絡探究式學習的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婷婷;關于我國高中生認識論信念的初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曹莉;南京市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觀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周大根;初中教師眼中的學生學習觀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8 佟相玉;物理學習困難成因及對策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9 顏麗增;高中生數(shù)學認識信念的初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田守花;福建明溪海外留守兒童知識學習觀、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狀況及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黎明,高凌飚;學習方式研究對我國教學的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02年02期
2 李山,余欣欣;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監(jiān)控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對學習成績的影響[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3期
3 王婷婷,沈烈敏,林文毅;中小學生能力觀的研究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2期
4 司繼偉;心理因素對高中生學業(yè)成就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年02期
5 孫燕青,張建偉;初二學生的科學觀及其與科學發(fā)現(xiàn)學習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2期
6 劉儒德,陳紅艷;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觀調(diào)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2年02期
7 張林,張向葵;中學生學習策略運用、學習效能感、學習堅持性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8 王振宏,劉萍;動機因素、學習策略、智力水平對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0年01期
9 辛自強,林崇德;微觀發(fā)生法:聚焦認知變化[J];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02期
10 荊其誠,張航;時代精神與當代心理學[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一本“授之以漁”的好刊物[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0年01期
2 龍安瓊;;淺談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王洪強;欒美紅;;青少年不正當性行為的預防與矯治[J];中國性科學;2010年03期
4 龐海波;吳一智;曾永鋒;彭姝麗;陳壽隆;;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學;2010年01期
5 韓仁生;王倩;;中小學生欺負者歸因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2010年01期
6 王學風;張霞;;青少年生命意識與生命教育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報告——以廣州市為個案[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3期
7 ;數(shù)字[J];教育科學論壇;2010年01期
8 廖其發(fā);楊聰林;;“兩免一補”政策后西部農(nóng)村地區(qū)初中生輟學原因新解[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王思晗;;說說我的老師[J];語文建設;2010年02期
10 王留存;;多媒體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課程資源[J];生命世界;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愛芳;;疏導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張雅婷;;我與“四大天王”的故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3 巫柳新;;步步為營,用“科導制”打造班級文化——小議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一些具體做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4 巫柳新;;團結奮進、和諧友愛共發(fā)展——小議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一些做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5 朱朝鋒;;合作與活躍[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余嘉元;錢錦昕;;運用SOM對初中生創(chuàng)造力個性特征的分析[A];第四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悅;;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教學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遼寧卷)[C];2010年
8 吳鷹;;如何加強初中生數(shù)學教學思維訓練[A];黑龍江省綏化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楊賢龍;胡松青;董希滿;;溫州傳統(tǒng)南拳進校園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A];2009年第六屆浙江國際傳統(tǒng)武術比賽論文報告會專集[C];2009年
10 劉艷麗;林乃磊;張小明;楊紹清;;初中生樂觀人格、解釋風格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東京記者 嚴圣禾;日本“寬松”教育引發(fā)擔憂[N];光明日報;2010年
2 本報駐東京記者 嚴圣禾;日本大力凈化青少年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駐東京記者 張超;日本:打造一個綠色手機網(wǎng)絡空間[N];法制日報;2010年
4 記者 方芳;今年試點初中生免費防齲齒[N];北京日報;2010年
5 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龔偉 實習生 胡柳依;讓更多孩子上一流學校[N];湖北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唐剛;中小學生用手機引爭議 正確引導是關鍵[N];通信信息報;2010年
7 張世海;松潘教育事業(yè)亮點頻出[N];阿壩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李忠峰;“數(shù)說”教育醫(yī)療優(yōu)先落到實處[N];中國財經(jīng)報;2010年
9 記者 史生榮 通訊員 池洋漾;公共財政壯教育“筋骨”[N];中國財經(jīng)報;2010年
10 劉雷華 胡南省岳陽市第六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之日記批語[N];中國教師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倩;基于需求的初中生非法藥物濫用預防干預模式效果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陳群;第三種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溫暖;初中生升學指導系統(tǒng)的初步研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楊俊敏;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nèi)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吳鵬澤;中日學生對媒體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及提高媒體素養(yǎng)的策略[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吳家碧;臺灣省苗栗縣初中生休閑行為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8 劉海燕;青少年恐懼情緒再評價調(diào)節(jié)腦機制fMRI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汪曉贊;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劉志宏;初中生校園壓力因果模型建構與壓力疏導團體輔導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海彥;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2 吳艷麗;初中數(shù)學化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3 陸文穎;初中生統(tǒng)計知識學習水平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趙霞;大學生認識論信念、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與學業(yè)拖延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叢秀麗;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6 趙立平;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與成就目標定向的相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梅;記憶策略的元記憶訓練對初中生文言文記憶成績的影響[D];河南大學;2009年
8 孟飛;從表征的視角調(diào)查研究初中生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稀鳳;初中生符號意識的調(diào)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徐瑜姣;初中生性別角色類型與同伴交往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929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09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