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教育中強化和懲罰的使用
本文選題:教育教學實踐 + 強化和懲罰; 參考:《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年09期
【摘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學生行為有效的運用強化和懲罰是一門藝術,對靈活、生動開展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and punishment of students' behavior is an ar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lexible and viv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作者單位】: 河北文理學院;石家莊市第15中學;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周正懷;桑代克和斯金納在學習理論上的分歧[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5年03期
2 王呈祥;表揚與批評的外顯意義、內隱意義及其對學生的影響[J];教育評論;2001年02期
3 胡朝兵,胡道文;對兒童實施獎懲的心理學原理與策略[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4期
4 申來津,趙鵬;獎懲的學理解釋及其有效性分析[J];理論月刊;2004年12期
5 謝應寬;B·F·斯金納強化理論探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6 余江敏;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運用[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李克信;論教師應遵循的教學策略[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建春;張紅;李榮華;;對綜合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的經(jīng)驗性探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2期
2 彭寧紅;;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與英語語音教學[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03期
3 江曉芳;;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試談懲罰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05期
4 許東;;探析行為主義視角下的迷信心理[J];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Z2期
5 陳偉達;侯衛(wèi)國;;激勵理論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應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張皓;閆泓;;自我激勵機制在高校人力資源開發(fā)中的有效建立[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7 賈濤;李繼平;;激勵理論在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6年02期
8 冷麗娟;李忠生;馬維功;;試論如何運用斯金納強化理論提高中職學校學生學習積極性[J];才智;2012年28期
9 劉慶輝;滕茂勝;;建設項目EPC總承包模式中分包商HSE管理探討[J];廣東化工;2012年16期
10 劉華;;從斯金納學習理論角度分析廣告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塑造[J];大眾文藝;201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曉明;主體幸福感模型的理論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2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shù)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仁義;高校教師科技績效評價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卉;基于激勵理論的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開發(fā)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雷文文;來華非洲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先宏斌;從懲罰到強化的學理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響響;斯金納強化理論及其程序教學在拉丁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郭震;地稅系統(tǒng)基層公務人員激勵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黃桃花;小學生獎勵機制的個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董生亮;懲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積極意義及心理干預策略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鄭曉嬌;小學教師職業(yè)成功感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賴小靜;運用代幣法矯正課堂干擾行為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呈祥;學校教育中獎勵與懲罰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呈祥;表揚與批評的外顯意義、內隱意義及其對學生的影響[J];教育評論;2001年02期
2 ;論學習理論[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3 李虹;對兒童的懲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方安;認知心理學的知識觀和智能觀及其教育啟示[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呂俊蘭;;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醫(yī)學研究生教育啟示[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7年33期
3 萬文娟;紀慧生;;德、美、英職業(yè)教育對我國的啟示[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10期
4 高岑;;為了理解的教育——關于美國的多元智能理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11期
5 張玉霞;;讓每一個生命都豐盈——淺論周弘的賞識教育[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6 趙曉紅;;國內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陳金煥;;從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的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S1期
8 王銀華;;“南風效應”對教育的啟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3期
9 李霞;王有亮;;生命教育是教師工作的應有之意[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12期
10 郭裕源;《射雕英雄傳》中的教育啟示[J];班主任;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敏;;漢字筆跡心理學研究發(fā)展及其教育啟示[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謝立瑤;;智力障礙兒童行為問題矯治的個案研究[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楊倫增;;編輯活動目標導向[A];學報編輯論叢(第二集)[C];1991年
4 王彥玲;;音樂治療師手冊 第五章 測量[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四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5 傅賢治;;企業(yè)公平競爭機制的形成[A];深化企業(yè)改革和治理通貨膨脹研究[C];1995年
6 程懷東;汪凱;孟玉;靳勝春;;老年人前瞻性記憶損害的研究[A];第九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江海豐;;“不良家教”與“厭學”……[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喻斌;;民辦學校年級管理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朱海燕;李鵬;張鋒;沈模衛(wèi);;海洛因戒除者對負性生理線索的注意偏向特性[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蘇琳;王彥玲;宋燕明;;音樂治療師手冊[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十周年會慶暨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教育學博導、蘇州市副市長 朱永新;農村義務教育可以做得更好[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宋佳 吳紹冰 通訊員 馬貴明 楊占蒼;管理創(chuàng)新 打造精品[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1年
3 平原;立德樹人 潤物無聲[N];太原日報;2005年
4 渤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王健;思維差異背后的教育啟示[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勞凱聲;今天,,我們如何為人師[N];天津教育報;2009年
6 杉久;家庭教育八大注意事項[N];福建科技報;2003年
7 王志剛 唐暉;良好養(yǎng)成從現(xiàn)在開始[N];戰(zhàn)士報;2006年
8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余龍昆;醫(yī)院管理從“心”開始[N];健康報;2008年
9 張臺先;柔軟對話的力量[N];中國郵政報;2003年
10 楊嫦娟;論企業(yè)管理中的激勵約束機制[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朝全;混合組織及其治理研究[D];華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秦政;基于自主和自學習行為智能體的AUV運動規(guī)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馬朝林;前額葉皮層行為抑制和計數(shù)功能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方秋明;漢斯·約納斯的責任倫理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魏秀麗;董事行為機制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仁榮;中國古代立志思想考察及教育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暢;教師期望對學生的學業(yè)自我概念的影響:一項大學英語課堂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錢瓊;低幼兒童對電視信息的認知特點及教育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利霞;廖世承中學教育思想初探[D];西南大學;2009年
5 孫勇強;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啟示[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6 舒君;教育托管研究及其教育啟示[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7 李文硯;中學生偏差行為的成因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8 梁敏儀;運用強化技術維持中重度智障學生期望目標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陳威宇;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運動目標檢測與跟蹤技術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黃開亮;課文閱讀理解中背景信息的獲取[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723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7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