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教育宏觀決策特點探析
本文選題:國際教育 + 東南亞教育 ; 參考:《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摘要】:本文以東南亞幾個主要國家為考察對象,在回顧其過去教育宏觀決策模式演變的基礎上,從組織層次和利益集團等諸方面,分析了當前東南亞教育政策決策的基本特征,并就這些國家教育宏觀決策的走向做一些探討。
[Abstract]:Taking several major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acro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the past,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olicy decision in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s and interest groups.And make some discussion on the trend of macro-decision of educ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5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梁志明;;東南亞近現(xiàn)代史的發(fā)展階段與進程[J];東南亞縱橫;1993年03期
2 王紅銀;;試論殖民主義對東南亞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影響[J];黑龍江史志;2009年07期
3 李莫莉;俞貞;任友群;;全球挑戰(zhàn)和國家應對:馬來西亞的教育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6期
4 周江林;宋菊;;泰國教育改革主線及特征分析:1997-2005[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華明;;教師培訓區(qū)域支持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以教師帶薪脫產(chǎn)培訓為例[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吳劍麗,袁銳鍔;從教育政策學看美國加州新雙語教育政策(227提案)[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唐燕兒;美國遠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規(guī)體系探索[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鮑傳友;中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差距的政策審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王水玉,張麗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進行教育改革的政策研究[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6 劉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越南社會[J];滄桑;2007年04期
7 袁靜;;從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抗美戰(zhàn)爭看美、蘇、中、越關系[J];滄桑;2008年06期
8 彭海蕾;王楠;姚國輝;;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學前教育政策初探[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9 唐燕兒;;論中國遠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規(guī)組織體系[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02期
10 賀圣達;對戰(zhàn)后東南亞民主與發(fā)展的考察[J];當代亞太;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童宏保;;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決策與政策設計[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吳宏超;趙丹;;農(nóng)村學校布局調(diào)整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徐玲;趙艷立;;部分城市教育救助政策實施情況調(diào)查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朱鳳強;;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兩免一補”狀況的實證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靳希斌;童宏保;;國家教育考試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經(jīng)濟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權(quán)力分析芻議[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7 包海芹;;教育政策執(zhí)行中的委托代理問題[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8 黃寶珍;;從電影看后殖民語境中馬來西亞英語的復雜狀[A];庫切研究與后殖民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衛(wèi)東;大學內(nèi)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興國;轉(zhuǎn)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亓俊國;利益博弈:對我國職業(yè)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1年
6 李慶剛;“大躍進”時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戚業(yè)國;民間高等教育投資的跨學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8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蔡永蓮;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nóng)村基礎教育政策的嬗變與評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元勛;江西省樂安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流動的調(diào)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邵錦秀;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蘇州大學;2010年
4 杜德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敬陽;汶川地震后貧困大學生資助與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青;地區(qū)力量的整合與提升[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張贛萍;我國中小學生“減負”政策的限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8 黃玉桃;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就業(yè)政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朱海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內(nèi)容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黃賢文;論武漢城市圈中等職業(yè)教育統(tǒng)籌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林U_森;六十多年來美帝國主義對菲律賓的經(jīng)濟掠奪[J];東南亞研究資料;1965年03期
2 李繼星;泰國基礎教育改革考察報告[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衛(wèi)華;泰國高等教育現(xiàn)狀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永新;;推開窗,眺望世界,扎根田野——寫在2011年“新教育”國際教育高峰論壇之后[J];天津教育;2011年08期
2 陳怡;系列建設整體優(yōu)化與國際教育接軌[J];教學與教材研究;1995年03期
3 南華;;適應與創(chuàng)生:國際教育視閾下本土教師異域文化觀[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一帆;;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年06期
5 艾慶梅;;啟德教育:品牌修煉經(jīng)[J];國際公關;2011年04期
6 陳小蘭;;繪本教學,因為愛所以愛[J];好家長;2011年Z1期
7 莊佩金;;人生沒有滿分[J];北方人(悅讀);2011年06期
8 許嘉璐;石鋟;;關于漢語國際教育熱點問題的訪談[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本刊編輯部;;聚焦“北京2011年基礎教育國際研討會”[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10 ;數(shù)字與聲音[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藍建;;“世界教育危機”問題探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2 張海燕;趙學麗;趙軍;;借鑒國外成功經(jīng)驗 指導我國創(chuàng)業(yè)教育實踐[A];陜西省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3 徐衛(wèi)紅;;從洪堡到哈耶克:一種國家教育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錢潔;;基于社會建構(gòu)的我國地方政府決策模式轉(zhuǎn)變[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羅禹;黃好;李紅;;不同類型罪犯在愛荷華賭博任務中的決策模式[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吳致遠;陳凡;;理性基礎的重建與技術決策模式的轉(zhuǎn)換——哈貝馬斯交往理性下的技術[A];慶祝科學技術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柯水發(fā);趙鐵珍;;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機理及農(nóng)戶決策模式分析[A];中國林業(yè)技術經(jīng)濟理論與實踐(2008)[C];2008年
8 田進;;民主決策——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崔朝陽;;論精英決策模式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及其過渡性[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建華;楊軍;黃鄭華;;基于時效性和不確定性的分級與分步?jīng)Q策模式研究[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馬玉瑛;國外名校聚溫交流[N];溫州日報;2005年
2 穆一凡 吳樂晉;華威國際教育組合拳:連投7個[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3 山東臨沂師范學院 陳德云;金融危機下的“國際教育”思考[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韓世文;第六屆北京國際教育博覽會圓滿落幕[N];商務時報;2009年
5 記者 顧曉萍;河北國際教育展在石舉行[N];石家莊日報;2009年
6 記者 蘇軍;亞太國際教育論壇 盧灣分論壇昨舉行[N];文匯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李愛銘;浸濡中華文化 對話國際教育[N];解放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姜乃強邋萬玉鳳;2008國際教育展:留學選擇的盛宴[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記者 趙鳳華 李凝;“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將在北京等五城市舉辦[N];科技日報;2009年
10 記者 燕冰;國際教育園南區(qū)移交吳中[N];蘇州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吳國斌;突發(fā)公共事件擴散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3 周勁波;多層次創(chuàng)業(yè)團隊決策模式及其決策績效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黃冠云;基于戰(zhàn)略的企業(yè)競爭力培育的決策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聶鑫;協(xié)商民主理論視野中的公共決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周玉淵;東盟決策模式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7 盧廣彥;重大工程決策模式中若干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林玲;軟權(quán)力與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9 王福壽;基于響應時間的供應鏈決策與監(jiān)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吳華;課程權(quán)力:從沖突走向制衡[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冰;中國國際教育論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姚鵬飛;澳大利亞對海外留學生的招收和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孔頌華;當代馬來西亞語言教育政策發(fā)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金添;國際文憑項目學生評價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淑俊;現(xiàn)代國際教育貿(mào)易探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旖;當代中國縣級政府決策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得忠;現(xiàn)代大學組織決策模式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吳金龍;擔保集團之運營公司高層管理模式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9 向軍;基于信息技術的行政決策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任勇青;集裝箱管理決策模式與實施策略研究[D];上海海運學院;2003年
,本文編號:17679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6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