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效低保制度經驗推進國家助學金公平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仿效低保制度經驗推進國家助學金公平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等學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國家助學金 教育公平性 助學貸款制度
【摘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國家助學金制度在基本原則、保障目的、資金來源和申請方式等方面非常相似,在實施的公平性方面可以為國家助學金制度提供借鑒。國家助學金制度自實行以來,在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基本生活方面發(fā)揮了一定的功效。但隨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助學金制度的不公平性也越來越凸顯,導致不同層次、類別的高等學校在助學金的分配上不公,助學金制度缺乏彈性和人性化,一些地區(qū)的助學金政策在針對獨立學院方面不公,貧困生資格認定不公,這些已經嚴重制約了國家助學金制度的有效實施。因此借鑒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經驗,加大對農林類、師范類和藝術類等高等學校的助學金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助學金最低標準調整機制,建立分層分類的助學金救助制度,加強對貧困生身份識別制度的管理,從而,改善和完善助學金制度,最大程度保障其公平性,促進助學金制度良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 沈陽農業(yè)大學高等農業(yè)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67.8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國家助學金制度概念比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為國家為解決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難而建立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根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為了規(guī)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而制定的條例。持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鐘宇平,陸根書;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對公平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2 鐘宇平,陸根書;收費條件下學生選擇高校影響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薛菲;我國高等學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曉宏;教育公平視野下的大學貧困生問題[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李強;;從教育經濟學視角看我國教育公平問題[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畢正宇;基礎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鐘宇平,陸根書;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對公平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5 別敦榮,朱曉剛;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道路上的公平問題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6 鐘宇平 ,陸根書 ,魏小莉;高中生的現代性水平及其對高等教育需求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4期
7 丁小浩;;規(guī)模擴大與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2期
8 杜屏;李寶元;;中國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與機會均等[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吳克明;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功能的多元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10 羅秋蘭,陳有祿;實物期權理論與高校學科專業(yè)設置[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宇;;中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理論與實踐[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北京大學論文集[C];2004年
2 周曉紅;;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問題研究述評[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鐘宇平;陸根書;魏小莉;;高中生的現代性水平及其對高等教育需求的影響[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4 陳姣姣;;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雪娟;陳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資源利用效率實證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財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實證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李鋒亮;侯龍龍;文東茅;;父母親的教育背景對子女在高校中學習與社會活動的影響[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吳克明;;大學生就業(yè)期望偏高的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錢林曉;;競爭條件下義務教育系統(tǒng)內教育資源配置無效性的分析與對策[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錢林曉;;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來生;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業(yè)經濟增長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0年
2 王雪峰;高等教育的資本運營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3 程承坪;企業(yè)家人力資本開發(fā)及其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4 章躍;我國高校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經濟效益研究[D];河海大學;2002年
5 戚業(yè)國;民間高等教育投資的跨學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7 范明;江蘇省高等教育與經濟協調發(fā)展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8 翟靜麗;個人教育選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徐文;教育產權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陸慧;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民收入增長[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紅;農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費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2 果青;軍隊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楊帆;論完全信息與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王建農;湖北省大學畢業(yè)生資源合理配置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易開春;關于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危害、原因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宮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師工作滿意度現狀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7 王等等;教育功能觀的社會學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鄒漢林;實施人才戰(zhàn)略與教育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盧潔瑩;關于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楊星;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春卿;高等教育的需求及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李從松;西方國家大學生貧困觀念的變遷與貧困生資助[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王海生;大學生資助觀念和方式亟待轉變[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4 鐘宇平,龔放,陸根書;中國高等教育財政籌劃芻議[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鐘宇平,陸根書;收費條件下學生選擇高校影響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6 吳得民;對我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的再認識[J];經濟體制改革;2002年01期
7 李兵,陳上仁;我國弱勢群體分擔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及對策[J];江蘇高教;2002年02期
8 胡進;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成因的經濟學分析[J];教育與經濟;2001年03期
9 冒巍巍,張偉;高等學校貧困生資助及其經費籌措芻議[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肖杏煙;關于貧困大學生問題的思考及解決對策[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靜;;淺析城市貧困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11期
2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委員會關于全省教育管理制度的幾項規(guī)定[J];山西政報;1958年35期
3 李冀;;把高等學校辦成實現“兩個文明”的基地[J];遼寧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4 張芝聯;;教師在高等學校的地位和作用[J];群言;1985年02期
5 ;熱烈祝賀全國高等學校實驗室管理研究會成立 熱烈祝賀全國高等學校實驗室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勝利召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86年04期
6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省教委關于組織高等學校智力支持邊遠地區(qū)發(fā)展經濟的報告的通知[J];吉林政報;1987年10期
7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J];江西政報;1999年05期
8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J];四川政報;1999年06期
9 ;朱昒基:5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J];上海教育;2003年06期
10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J];吉林政報;200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文芳;單中惠;;夸美紐斯教育管理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建中;吳瑞林;;高校心理健康測評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3 勞凱聲;;如何理解和設計公立高等學校的法律地位[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4 歐陽輝;;試論高等學校素質教育中的心理教育[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王建中;陳新;;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機干預模式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張忠璞;;淺析大學師生關系疏遠的原因[A];山西省行為科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選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7 李玉非;;建國初期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回顧與反思[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熊玉琳;;課堂討論法初探[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楊叔子;;實施素質教育,造就愛國創(chuàng)新人才[A];《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朱寧波;王桂;;偽“滿洲國”與“日本帝國”學制比較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2)——日本侵華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苗田;教師遭遇池魚之殃[N];社會科學報;2005年
2 侯憬 記者 柯昌萬;嚴禁強制學生統(tǒng)購學習用具[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馮建華;見證新中國教育60年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王軍云;構建有文化的校園[N];光明日報;2006年
5 李海;電腦在學校中更應該發(fā)揮教學作用[N];電腦商報;2005年
6 記者 滑艷兵;山西:15種教育亂收費受嚴查[N];科學導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賀波 本報實習生 江艷;實干:鑄就教育公平[N];廣西日報;2005年
8 實習生 王穎 本報記者 趙宇清;哈市中小學綠網教室處境尷尬[N];黑龍江日報;2005年
9 記者 呂揚;陜西著力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fā)展[N];陜西日報;2009年
10 本報見習記者 趙菁;學費要下降 教育成本得“縮水”[N];人民政協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閆飛龍;中日本科課程的比較研究與課程理論探索[D];廈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耕南;俄羅斯國家統(tǒng)一考試透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何曉玲;高校多媒體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李自維;大學生積極品質評價與心理健康教育相應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于修理;S校助學站點管理項目中資源約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王秀靜;山西近代高等學校建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7年
6 孫林;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博;合理配置高教資源,,有效促進教育公平[D];四川大學;2006年
8 李海彬;基于校園網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趙成;中國產學合作教育發(fā)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10 張坤;高等學校多媒體課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681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16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