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知識教學
[Abstract]:The core accomplishment is a collection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attitude. It i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hen they face up to life or professional problems.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innovation, critical thinking,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accomplishment is the teaching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digging deeply knowledge and 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At present, the knowledge teaching of core literacy mainly encounters fragmentation, superficial and autocracy. Therefore, the core literacy knowledge teaching needs to construct knowledge pedigree, conduct synaesthesia teaching, sublimate teaching idea, practice deep teaching, desig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realize symbiotic teaching.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智慧教育建構研究”(BAA160017)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向利;;歷史通感教學芻議[J];歷史教學問題;2016年06期
2 王榮橋;;從過程與方法維度重構教學過程——以“化學反應的表示”為例[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年09期
3 黃厚江;;激活共生現(xiàn)場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共生教學的操作策略之二[J];語文教學通訊;2016年25期
4 譚永平;;從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探討高中生物必修內容的變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6年07期
5 章建躍;;樹立課程意識 落實核心素養(yǎng)[J];數(shù)學通報;2016年05期
6 吳欣歆;;探索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可操作性表達[J];中國教師;2016年09期
7 黃厚江;;語文共生教學的課堂結構[J];語文教學通訊;2016年10期
8 李松林;;知識教學的突破:從知識到知識的知識[J];教育科學研究;2016年01期
9 郭元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與方向──兼論深度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年06期
10 金一民;;從“經驗”走向“科學”——數(shù)學教學的應有轉向[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喜容;;高中生物教材某些實驗設計中存在的瑕瑜及改善措施[J];學周刊;2017年26期
2 肖陽;;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7年13期
3 余金榮;胡燮;;數(shù)學課堂之“真”、“善”、“美”[J];福建中學數(shù)學;2017年06期
4 郭元祥;;論深度教學:源起、基礎與理念[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年03期
5 劉丙勝;;以“深度教學”養(yǎng)育核心素養(yǎng)——以“哲學的基本問題”一課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年06期
6 張波;;以《{撝襠椒俊肺腹采嬌翁媒萄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年17期
7 肖安慶;顏培輝;;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年06期
8 胡揚洋;;中國教育如何走進“素養(yǎng)時代”?——基于歷史語用視角的思想考察[J];教育科學研究;2017年06期
9 黃桂君;;教會學生思考比教給學生方法更重要[J];數(shù)學通報;2017年05期
10 姚新國;;論選擇思維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建構[J];中國數(shù)學教育;2017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松林;;論教師學科教材理解的范式轉換[J];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01期
2 柳夕浪;;從“素質”到“核心素養(yǎng)”——關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4年03期
3 廖哲勛;羅祖兵;;試論學習活動方式的本質含義和重要作用——為修訂課程標準和深化課程改革而作[J];課程·教材·教法;2013年01期
4 沈純芳;賁新文;;探尋歷史通感教學的有效路徑[J];考試周刊;2012年89期
5 王威;劉恩山;李倩;;將跨學科概念融入高中生物學課程初探[J];生物學通報;2012年08期
6 郭元祥;;知識的性質、結構與深度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11期
7 郭元祥;;知識的教育學立場[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年05期
8 杜秀芳;;國外評價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兩種不同視角[J];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9 趙占良;;人教版高中生物課標教材中的科學方法體系[J];中學生物教學;2007年03期
10 譚永平;;探究性學習與中學生物教材的設計[J];中學生物教學;2005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志平;知識教學:教育的中心任務[J];教學與管理;2001年02期
2 靖國平;重構知識教學:一種交往價值的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魏傳憲;;難言知識與學科課程芻議[J];新課程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年08期
4 滕飛;走向融合:嬗變知識觀中對知識教學的再思考[J];學術論壇;2005年04期
5 鐘啟泉;;“知識教學”辨[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6 李娜;;淺談知識教學的是與非[J];知識經濟;2010年01期
7 王帥;;詩性知識與知識教學的詩性建構[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8 吳紅駿;;知識觀的轉變及其對知識教學的意義[J];社科縱橫;2010年04期
9 張瓊;;培養(yǎng)實踐能力:知識教學的應然取向[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1年01期
10 石娟;;封閉抑或開放:知識教學的重讀與生成[J];教學與管理;2012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周志平(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知識教學:教育的中心任務[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新疆哈密石油一中 簡士文;做一個有幽默感的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佟慶偉 孫倩;教師的通識化教育[N];大眾科技報;2003年
4 郭元祥;我們需要關注知識之后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黎明;知識教學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閻亞軍;知識教學與學生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吳小蕊;知識教學有效控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2 袁媛;新媒體時代下知識教學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3 陳丹;學生惰性知識的形成機制及其改進策略[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4 張偉娜;深度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苗建紅;論學生與知識的關系[D];山西大學;2008年
6 劉國艷;知識批判及對知識教育改革的啟示[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7 鐘朋;課程如何應對底層學生的教育沖突經驗[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2170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21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