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教育思想及活動研究述評
本文關(guān)鍵詞:張之洞教育思想及活動研究述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張之洞教育思想及活動 綜述 評說
【摘要】:張之洞在晚清教育領(lǐng)域地位重要,學界對其教育思想及活動的研究主要在中體西用和經(jīng)世致用的教育觀、家庭教育、與其他教育家進行比較、教育改革、師范教育及留學教育等方面。對其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評說利于對張之洞教育思想及活動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作者單位】: 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guān)鍵詞】: 張之洞教育思想及活動 綜述 評說
【分類號】:G40-092
【正文快照】: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南皮人。他“不僅是清末政治家和實業(yè)家之翹楚,而且還是晚清教育史上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在4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一直把興學育才放在立國自強的首位!盵1]一、張之洞中體西用、經(jīng)世致用的教育觀對張之洞中體西用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楊慶博;張振鐸;;張之洞家庭教育思想綜述[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楊慶博;焦以爽;張玉;;“造士必以品行為先”的修身教育——張之洞家庭教育活動之一[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3 彭平一;徐偉紅;;論張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實踐[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年01期
4 王珞霞;顏元、張之洞教育思想比較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1期
5 袁燦興;;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J];湖北招生考試;2011年24期
6 黃建華;;十九世紀后期中日教育思想變革及其實際成效——張之洞、福澤渝吉教育思想之比較[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魏登云;;論張之洞教育思想的特色[J];教育文化論壇;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賴繼年;;論張之洞的教育思想——以《勸學篇》為中心[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2 徐銀銀;;文明、獨立、實學:福澤諭吉教育思想再認識[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3期
3 雷娟利;;近年來顏元教育思想研究綜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4期
4 蒼向榮;;張之洞的教育思想[J];文史博覽(理論);2008年12期
5 楊艷中;;1990年以來張之洞研究述評[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祝婷婷;張之洞的《勸學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喻艷;張之洞的實業(y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楊宏偉;張之洞的西學態(tài)度及其演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溫曉靜;清末新政時期的歷史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凈凈;《書目答問》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5 王敬波;福澤渝吉與日本的近代化[D];延邊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笛;清末新政與近代學堂的興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2 羅志田;清季保存國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觀念異同[J];近代史研究;2001年02期
3 孔祥吉;;“出淤泥而不染”的張之洞——讀稿本《張文襄公辭世日記》感言[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顏,任添翼;淺析鄧小平的教育思想[J];克山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2 王為桓;蘇步青教育思想初探[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3 陳芳;論鄧小平對列寧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4 張麗輝;論經(jīng)濟發(fā)展中科技的關(guān)鍵作用和教育的基礎(chǔ)地位──學習鄧小平科技和教育思想[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5 覃壯才;文藝復(fù)興時期教育思想演變模式研究[J];廣西師院學報;2000年03期
6 曹天祿;論鄧小平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意義[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7 陳亞玲;試論王國維的教育思想[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廖雅琪;21世紀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革(上)[J];中醫(yī)教育;2000年04期
9 杜軍林,張玉琳;鄧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特色[J];理論與當代;2000年Z1期
10 金其楨;陸文君;;程朱教育思想今論[J];教學研究;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視角——試論“重新認識”教育思想史的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2 吳端陽;;旅澳教育家梁披云的海疆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陳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識[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侯會明;;如何全面評價老子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程方平;;張弧《素履子》中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朱述;;唐文治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劍萍;;左宗棠教育思想散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齊紅深;;論賀欽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松濤;;賈誼教育思想述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禹志蘭;張會軍;;苻堅教育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沖鋒;展示西方教育思想的畫卷[N];中華讀書報;2007年
2 上海市文史館研究員 張人鳳;教育思想有待深入研究[N];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陳木蘭;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復(fù)燃燒的能源[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上海市閘北八中校長 劉京海;校長的教育思想是從哪里來的?[N];天津教育報;2010年
5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系 孫肇倫;王國維的人文教育思想[N];中國教育報;2013年
6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wù)副會長 郭振有;研討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2年
7 韓滿玲 鄧保中;雙方教育思想的異同[N];光明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吳瑩;挖掘教師潛能 讓耀眼的教育思想落地開花[N];天津教育報;2013年
9 全國和諧教學法研究會理事長,,天津市教科院基礎(chǔ)教育研究所 王敏勤;發(fā)展中的蔡林森教育思想[N];中國教育報;2012年
10 趙明仁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校長教育思想的力與美[N];中國教育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燕曉;毛澤東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2 賈宏燕;陳鶴琴教育思想的中國文化淵源與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顧玉軍;明清時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陳文華;老子思想的教育價值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慧娟;魯?shù)婪颉に固辜{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瑩;日本近代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實踐[D];吉林大學;2013年
7 李運昌;再造文明與教育革新[D];河北大學;2010年
8 李穎;教育的人性追尋[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瑩;蝶樣美業(yè):一份關(guān)于名校長的研究報告[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蔡幸福;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紅喬;楊東莼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郝艷茗;論魯迅的教育思想和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04年
3 騰文忠;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4 張瑞慶;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5 劉忠奎;論戴季陶的教育思想[D];吉林大學;2006年
6 吳文軍;《論語》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教育的啟示[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2年
7 李海冬;鄒魯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8 謝德寶;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與古希臘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9 程禮東;論戴季陶的童子軍教育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孫瑛鞠;梁啟超啟蒙教育思想的形成[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954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9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