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女性教育觀評析
本文關鍵詞: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女性教育觀評析
【摘要】:在古代東西方的教育家中,柏拉圖是為數(shù)不多的論及女性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第一個表示男女具有同樣稟賦,首次提出男女教育平等思想。通過分析柏拉圖的女性教育思想和缺陷,汲取其思想的合理部分,為中國當代女性教育發(fā)展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柏拉圖 《理想國》 女性教育 教育平等
【分類號】:B502.232;G40-09
【正文快照】: 一、柏拉圖女性教育觀的理論淵源蘇格拉底講“德性即知識”,無論美德或知識都是一個自為而非自在的過程,需要通過教育去實現(xiàn)。然而,古希臘時期男尊女卑的社會現(xiàn)實,女性受教育的水平和程度卻始終不高。古希臘人認為,人的美德分為四種:虔誠、勇敢、節(jié)制、正義。柏拉圖在《理想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莎莎;;從《愛彌兒》中探究盧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王新榮;馬偉杰;張勁藹;任路路;;高級植物線蟲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0期
3 陳曉琴;;高等教育課程適切性問題探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辜文林;賽樂;;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嚴重制約著基礎教育的發(fā)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5 高冬梅;余以恒;;論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對我國小學道德教育的啟示[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6 周姝瓊;;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啟示[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7 謝白芍;;論公立學校對學生權力的來源——社會學交換理論的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3期
8 盧廣偉;;青少年明星崇拜及其德育對策[J];滄桑;2009年01期
9 楊凱;吳芳;;論西方對話理論的源起與發(fā)展[J];巢湖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張慧彥;郭彩琴;;論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及其啟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藍建;;學校系統(tǒng)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對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的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2 高思源;;四環(huán)節(jié)循環(huán)教學模式理念解讀[A];2014年2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俏華;論我國榜樣教育中的道德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闖;馬克思的教育哲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武漢大學;2011年
6 秦柯;以北京市海淀區(qū)為例的當前我國中學室外環(huán)境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8 邵曉楓;百年來中國師生關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金瑛;基于學校發(fā)展的教師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羽;體育教學世界的生命回歸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麗;小學教師自我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莉;論大學生閑暇生活的道德引導[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鄧瓊;高等學校學生公寓投資模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項春雷;當代中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現(xiàn)狀與教育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倪勝林;當代大學生責任意識缺失的原因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謝艷;關于中學英語教師與外籍教師合作教學的實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陳素萍;我國政府在高等教育評估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林琳仙;當前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徐凱;新時期農村職業(yè)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陳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應用與建設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文菊;女大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與女性教育之我見[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季瑾;;試論近代中國社會女性教育的發(fā)生與嬗變[J];蘭臺世界;2012年07期
3 周毅剛;女性教育心理學芻議[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4 楊杏;中國女性教育的心理阻礙及對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5 葉文振;;中國女性教育:一個性別文化與制度的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黃光榮;;兩型社會建設與女性教育發(fā)展[J];文史博覽(理論);2010年07期
7 劉穎;;我國女性教育中科技因素的影響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18期
8 趙國祥;婦女科學園中一枝梅──《女性教育心理學》讀后[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9 劉凱東;;俄羅斯高校女性教育的人道主義思想[J];大家;2010年02期
10 馬曉露;;西北地區(qū)回族女性教育對母親教育的影響——以蘭州市個案調查為例[J];絲綢之路;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章艷麗;;簡論中國傳統(tǒng)的女性教育[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2 李曉偉;程龍生;;女性教育與就業(yè)對人均GDP和人均消費的影響[A];江蘇省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于世;“女性教育”誤區(qū)是只教育女性[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2 朱四倍;謹防對“女性教育”的噱頭化理解[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3 本報記者 張苑 實習生 趙毅;“女性教育”你怎么看?[N];桂林日報;2011年
4 ;廣東省將女性教育列入婦女發(fā)展規(guī)劃[N];中國婦女報;2012年
5 沈陽市終身教育研究會 陳振邦;重視和推進社區(qū)女性教育[N];沈陽日報;2013年
6 衡水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校長 趙桂芳;加強女性教育 促進男女平等[N];衡水日報;2005年
7 記者 張繭邋通訊員 周少四 龔雅琴;女性教育學科研究基地成立[N];湖南日報;2008年
8 記者 黃蓉芳 通訊員 張瓊 蔡曉丹;粵將從小學開始女性教育[N];廣州日報;2011年
9 張永琪 (安徽);不傍大款靠做不靠說[N];嘉興日報;2011年
10 記者 何雪華 通訊員 張瓊;女性毛入學率寫入新規(guī)劃[N];廣州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金香花;中韓女性教育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興;從培養(yǎng)“男性附屬品”到促成“社會半邊天”[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龐瑩瑩;19世紀英國女性教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端;文化變遷中的羅馬女性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余其云;柏拉圖女性教育觀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09年
4 李偉;18至19世紀英國女性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5 邢馨月;教育人類學視域下的侗族傳統(tǒng)女性教育[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馬琛;試論文藝復興時期的婦女教育[D];遼寧大學;2012年
7 張京;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女子教育[D];河北大學;2009年
8 賴靈午;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問題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王歡;廣西毛南族還愿儀式中女性角色的地位與現(xiàn)實生活中女性教育現(xiàn)狀考察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889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8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