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變遷
本文關鍵詞:墨西哥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變遷
【摘要】:獨立之后的墨西哥政府充分認識到教育在國家認同形成中的重要意義,通過教育創(chuàng)立國家認同成為不同黨派遵循的共同理念。在經(jīng)歷近百年的努力后,墨西哥政府成功清除了教育領域內(nèi)的殖民勢力與宗教勢力,建立了統(tǒng)一的國家教育體系。早期的墨西哥政府將印第安人視為國家認同形成的阻礙,意在通過推廣國家教育、禁止使用印第安語等政策將其同化。對文化多樣性的否定造成了國內(nèi)印第安人的持續(xù)抵抗。20世紀90年代,執(zhí)政黨重新調(diào)整了對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賦予地方社會參與族群教育的空間,促成了當前墨西哥印第安國民教育與族群教育的共榮。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 族群教育 同化政策 國家教育 地方參與
【分類號】:G573.1
【正文快照】: 多元族群是包括墨西哥在內(nèi)拉美諸國的共同特征。獨立之后,國家認同的創(chuàng)造成為拉美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200多年的發(fā)展,墨西哥儼然在拉美諸國中塑造了一個相對成功、穩(wěn)定、進步和統(tǒng)一的國家形象。墨西哥的發(fā)展與國家認同的形成密不可分,在墨西哥國家認同形成的過程中,針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雷納·恩里克·哈梅爾;周懿安;;社會文化沖突和雙語教育——墨西哥奧托米印第安人的有關情況[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85年04期
2 徐世澄;墨西哥印第安人問題與政府的政策[J];世界民族;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震;;從民法上的環(huán)境權到憲法上的環(huán)境權[J];北方法學;2008年02期
2 上官丕亮;;比較法視野下的當代憲法典制定——以原社會主義國家現(xiàn)行憲法典的制定為中心[J];北方法學;2008年03期
3 張擴振;汪進元;王X;;經(jīng)濟憲法學理論框架建構新探[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郭曰君;呂鐵貞;;社會保障權憲法確認之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7年01期
5 陳盛;;“Jury”在美國憲法中的確切含義與翻譯問題探究[J];邊緣法學論壇;2007年02期
6 陳琛;論我國行政指導的法治化建設[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張獻勇;;最高審計機關負責人獨立地位的立憲保障——一個憲法文本分析的視角[J];財貿(mào)研究;2008年03期
8 鄭潔;徐仲偉;;印度學校道德教育管窺[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靳羽;;處在十字路口的法院經(jīng)費保障體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劉紅凜;;《政黨法》的世界概況與主要成因[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陳盛;;“Jury”在美國憲法中的確切含義與翻譯問題探究[A];第二屆全國邊緣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牛靜;;接近使用媒體權與言論自由[A];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3 劉運宏;;平等保護原則的規(guī)定及其意義[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4 劉娟;;從“薩帕塔運動”的國內(nèi)起因看墨西哥現(xiàn)代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拉丁美洲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寶瓊;;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芻議[A];使命與發(fā)展——第四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溫輝;;國家教育權:一個憲法學概念的由來[A];大學自治、自律與他律[C];2005年
7 姚來燕;;論財政民主[A];財稅法論叢(第5卷)[C];2004年
8 趙芳春;肖正軍;;稅收法定原則內(nèi)含的悖論及其原因分析[A];財稅法論叢(第7卷)[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承就;古巴共產(chǎn)黨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楊馥源;政府間關系與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4 秦玉孌;中國國民稅權法律保障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麗娟;地緣政治視野下中亞民族問題對中國新疆民族關系的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尹曉紅;我國憲法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權之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劉婧婧;憲政視野下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李健;論法官的主體性[D];復旦大學;2011年
9 陳誠;論憲法的綱領性條款[D];浙江大學;2011年
10 廖丹;作為基本權利的居住權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音;英國憲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奉定勇;論印度獨立前后的社會轉型[D];湘潭大學;2010年
3 李崇華;人民法院經(jīng)費保障長效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周玉;我國法院經(jīng)費體制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阿依古力·依明;哈薩克斯坦民族政策現(xiàn)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馬堰妮;論遷徙自由權[D];南昌大學;2010年
7 朱瑜雯;知識產(chǎn)權法的憲法正當性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常昌;美蘇民族融合范式之比較[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9 吳天照;我國憲法中的社會保障權條款評析[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陳光磊;美國民主憲政的實踐和公民權利的演變[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學敏;蘭正彥;;“后4%時代”我國的公共教育財政制度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2 楊叔子;;性相近 習相遠 教為本[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3 何宇;潘光堂;;高等教育地方分權與地方政府激勵關系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4 張曉旭;;地方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與優(yōu)化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本文編號:5520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5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