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與積極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6 11:11
本文關鍵詞: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與積極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的建設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yè)技術人才,而隨著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改革,我國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成本由國家全部承擔轉變?yōu)橛蓢、社會、個人合理分擔,自此,高昂的學費使許多家庭捉襟見肘,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高職貧困生問題變得日益凸顯。這些都為高職貧困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貧困生在承受物質貧困的同時,也承擔著心理上的壓力。高職貧困生與同學、朋友之間的人際關系變得淡漠、疏遠,甚至為了某個評優(yōu)、獎勵而搞得心力憔悴,人際關系惡化,相互間充滿著不信任,幸福的體驗更是難于獲得。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樣的方法,使用人際信任量表(ITS)、心理健康連續(xù)體量表對455名高職學生進行了初測調查,然后在間隔3個月后,又對其中131名學生進行了重測調查。通過貧困高職生與非貧困高職生的比較發(fā)現(xiàn):(1)男女高職貧困生在普遍信任上存在顯著差異,母親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職貧困生在特殊信任上存在顯著差異。(2)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在普遍信任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其它人際信任因素上不存在顯著差異。(3)高職貧困生總體的積極心理健康情況良好,不同人口學變量的貧困生在積極心理健康總分、情緒幸福感、社會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4)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的心理幸福感存在顯著差異,在其它積極心理健康的因素上不存在顯著差異。(5)高職貧困生總體的積極心理健康狀況與人際信任各維度中的特殊信任因子、普遍信任因子及總體的人際信任狀況存在極顯著的負相關,貧困生的總體人際信任程度越高,其積極心理健康水平越高。(6)貧困生的兩類人際信任可以顯著預測積極心理健康水平,其解釋率為8%。(7)在獲得獎助學金之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高職貧困生總體的人際信任情況變化較大,,尤其是普遍信任變化最大;社會幸福感變化也極為顯著。
【關鍵詞】:人際信任 積極心理健康 高職貧困生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1 文獻綜述10-20
- 1.1 貧困生10-11
- 1.2 關于人際信任的研究11-17
- 1.2.1 人際信任的概念11-12
- 1.2.2 人際信任的結構12-15
- 1.2.3 人際信任的影響因素15-17
- 1.3 積極心理健康17-19
- 1.3.1 心理健康概念17
- 1.3.2 積極心理健康的概念17-18
- 1.3.3 Keyes 的積極心理健康理論18-19
- 1.4 問題提出和研究目的19-20
- 2 研究方法20-24
- 2.1 施測方法20
- 2.2 被試的選擇20-23
- 2.2.1 初測20-22
- 2.2.2 重測22-23
- 2.3 研究工具23
- 2.3.1 人際信任量表23
- 2.3.2 心理健康連續(xù)體量表23
- 2.4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處理方法23-24
- 3 結果24-47
- 3.1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的情況24-33
- 3.1.1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的描述統(tǒng)計結果24-29
- 3.1.2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結果29-33
- 3.1.3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人際信任得分的差異比較結果33
- 3.2 高職貧困生的積極心理健康水平33-45
- 3.2.1 高職貧困生積極心理健康描述統(tǒng)計結果33-39
- 3.2.2 高職貧困生的積極心理健康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39-44
- 3.2.3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積極心理健康得分的差異比較44
- 3.2.4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人際信任、積極心理健康的前后測對比分析44-45
- 3.3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與積極心理健康的關系45-47
- 3.3.1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與積極心理健康的相關45-46
- 3.3.2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與積極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46-47
- 4 分析與討論47-55
- 4.1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47-49
- 4.1.1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的基本情況47
- 4.1.2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的影響因素47-49
- 4.2 高職貧困生積極心理健康的情況及其影響因素49-51
- 4.2.1 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況49
- 4.2.2 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49-51
- 4.3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的差異比較51-52
- 4.3.1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人際信任的差異比較51-52
- 4.3.2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積極心理健康的差異比較52
- 4.4 高職貧困生人際信任與積極心理健康的關系分析52-53
- 4.5 高職貧困生與非貧困生人際信任、積極心理健康的前后測對比分析53-55
- 5 研究的局限性55-56
- 6 結論56-57
- 參考文獻57-61
- 附錄61-64
- 攻讀學位期間本人公開發(fā)表的論文64-65
- 致謝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昭寧;賈蕊;陳祥麗;;高中生自尊和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2 李妍;賈林祥;;從傳統(tǒng)文化視角看中國人的人際信任[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郝明亮;;大學生人際信任度的調研與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05期
4 張鶴;劉海珍;;大學生人際信任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許振興;;貧困大學生人際信任危機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07期
6 陳舒;張學藝;;徐州大學生人際信任和孤獨感的相關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3期
7 李龍輝;黃俊虎;;大學生情感孤獨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厲飛飛;;中年人生活滿意度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9 劉雪珍;姚榮國;黃勇樽;李曉蘭;;民族地區(qū)高中生人際信任的調查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馬驪;李U
本文編號:370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70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