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匠:學習型社會教師職業(yè)形象及其塑造
發(fā)布時間:2020-12-30 06:40
教學匠是學習型社會教師職業(yè)形象的新定位,是匠人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傳承,是回歸學與教的自然結合,是中國優(yōu)秀師者傳統(tǒng)形象的時代注解。教學匠豐富和提升了學習型社會教師的職業(yè)形象。他是自主性學習的引領者、研究性學習的踐行者、資源性學習的共享者、終身性學習的示范者。學習型社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選擇是成為教學匠,即以學習提升學力,以共享促進共生,以教己成就教人。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8年1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匠:超越教書匠的新定位
(一) 教學匠是匠人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傳承
(二) 教學匠是回歸學與教的自然結合
(三) 教學匠是中國優(yōu)秀師者傳統(tǒng)形象的時代注解
二、教學匠:學習型社會教師職業(yè)形象的豐富與提升
(一) 教學匠是自主性學習的引領者
(二) 教學匠是研究性學習的踐行者
(三) 教學匠是資源性學習的共享者
(四) 教學匠是終身性學習的示范者
三、成為教學匠:學習型社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選擇
(一) 以學習提升學力
(二) 以共享促進共生
(三) 以教己成就教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時期的教師精神[J]. 朱旭東. 人民教育. 2017(17)
[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域下教書匠隱喻與工匠精神[J]. 朱廣兵. 現(xiàn)代教育論叢. 2017(02)
[3]從日本的“學力”概念看我國學力研究的課題[J]. 鐘啟泉.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9(Z2)
[4]教師道德發(fā)展的幾個境界[J]. 楊啟亮.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9(06)
[5]教書匠之辯[J]. 宗健梅. 教育評論. 2007(03)
[6]不應甘當"教書匠"[J]. 閻亞軍.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4)
[7]甘當“教書匠”[J]. 劉永和. 上海教育科研. 2004(12)
[8]教育經(jīng)驗的理論方式[J]. 丁鋼. 教育研究. 2003(02)
[9]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J]. 葉瀾. 教育研究. 2002(05)
[10]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 葉瀾. 教育研究. 1997(09)
本文編號:2947187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8年1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匠:超越教書匠的新定位
(一) 教學匠是匠人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傳承
(二) 教學匠是回歸學與教的自然結合
(三) 教學匠是中國優(yōu)秀師者傳統(tǒng)形象的時代注解
二、教學匠:學習型社會教師職業(yè)形象的豐富與提升
(一) 教學匠是自主性學習的引領者
(二) 教學匠是研究性學習的踐行者
(三) 教學匠是資源性學習的共享者
(四) 教學匠是終身性學習的示范者
三、成為教學匠:學習型社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選擇
(一) 以學習提升學力
(二) 以共享促進共生
(三) 以教己成就教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時期的教師精神[J]. 朱旭東. 人民教育. 2017(17)
[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域下教書匠隱喻與工匠精神[J]. 朱廣兵. 現(xiàn)代教育論叢. 2017(02)
[3]從日本的“學力”概念看我國學力研究的課題[J]. 鐘啟泉.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9(Z2)
[4]教師道德發(fā)展的幾個境界[J]. 楊啟亮.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9(06)
[5]教書匠之辯[J]. 宗健梅. 教育評論. 2007(03)
[6]不應甘當"教書匠"[J]. 閻亞軍.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4)
[7]甘當“教書匠”[J]. 劉永和. 上海教育科研. 2004(12)
[8]教育經(jīng)驗的理論方式[J]. 丁鋼. 教育研究. 2003(02)
[9]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J]. 葉瀾. 教育研究. 2002(05)
[10]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 葉瀾. 教育研究. 1997(09)
本文編號:29471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4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