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從被動受訓到自覺研修:教學改革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40年

發(fā)布時間:2020-12-13 02:58
  教師作為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其專業(yè)發(fā)展的40年歷程顯示出三個方面的變化:教師發(fā)展方式從國家培訓轉向校本研修,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在經(jīng)歷了"被動化"、"制度化"的寒冬之后,逐漸走向"自主性"和"無痕化"的暖春;教師研修課程從知識為本轉向素養(yǎng)為重,包括課程目標、實施過程、評價方式在內的指向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研修課程也得到充分的探索;教研制度經(jīng)歷了從傳統(tǒng)模式到現(xiàn)代形態(tài)的變革,PISA考試之后,上海的教研制度備受海外矚目,其所折射出的中國教研制度的特征與亮點,也在文中得以集中探討。 

【文章來源】:全球教育展望. 2018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發(fā)展方式轉變:從國家培訓到校本研修
    (一) 三種發(fā)展方式:培訓、研訓和研修
    (二) 三個發(fā)展時期:從“三段論”到“參與式”到“校本研修”
        1. 萌芽期:“三段論”式的教師培訓
        2. 轉變期:注重合作的參與式培訓
        3. 成型期:“三位一體”的校本研修
    (三) 一種變化軌跡:從制度化趨向“無痕化”
        1. 政策倡導下的啟蒙時期
        2. 基于需求的自主發(fā)展
二、研修課程轉向:從知識為本到素養(yǎng)為重
    (一) 個人實踐性知識:受美國教改的影響研究浪潮
    (二) 指向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研修課程
        1. 寓思于教的課程目標
        2. 一以貫之的實施過程
        3. 主體為本的評價取向
三、教研制度變遷:“上海秘密”的探尋與“上海模式”的輻射
    (一) 上海教研組織結構的更新
        1. 行政化教研組織結構及功能的反思
        2. 教學、研究、培訓三任合一的組織功能整合
        3. 教師、教研員、專家三位一體的組織結構再造
    (二) 教研制度的亮點:PISA背后的“上海秘密”
        1. 從師徒結對到名師引領
        2. 教研員“下水”上課, 以身示范
        3. 自發(fā)形成“互幫—互助—互研”的教研小組
    (三) TPGEs模型:美國對上海教研制度的學習與再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教師專業(yè)學習共同體發(fā)展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以上海市中小學為例[J]. 張佳.  基礎教育. 2017(05)
[2]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體驗邏輯[J]. 余聞婧.  基礎教育. 2017(01)
[3]上海教研如何實現(xiàn)傳承與創(chuàng)新[J]. 紀明澤.  人民教育. 2016(20)
[4]核心素養(yǎng)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再出發(fā)”[J]. 張華.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1)
[5]觀課“變臉”:教師成長視野下的校本研修[J]. 曹海永.  教學與管理. 2014(23)
[6]從“素質”到“核心素養(yǎng)”——關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 柳夕浪.  教育科學研究. 2014(03)
[7]標志性的專業(yè)教學法:給教師教育的建議[J]. 李·舒爾曼,黃小瑞,崔允漷.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1)
[8]回歸本位 形成合力——上海教研員校長教師在教改中的角色分擔[J]. 羅陽佳.  上海教育. 2007(11)
[9]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后現(xiàn)代轉向[J]. 姜勇.  比較教育研究. 2005(05)

博士論文
[1]指向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研修課程研究[D]. 陸勤超.華東師范大學 2017
[2]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 朱益明.華東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大學—中小學教師研修共同體的建構研究[D]. 蔡群青.西南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137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137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e4e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