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視域下的洋務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3 17:14
本文關鍵詞:教育現代化視域下的洋務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鴉片戰(zhàn)爭后,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與強勢沖擊下,古老的中國改變了舊有的歷史發(fā)展軌跡,開啟了現代社會變遷的歷史進程。這一進程完全迥異于以往王朝更替之際所表現出的歷史舊勢,是一場全新的“變局”;面對的亦是完全陌生的“未知前聞”的“強敵”,“器不良“”技不熟”的劣勢纖毫畢現。因之,空前的民族危機強勢凸顯。面對民族危機的無措、失措及其向國內政治社會各領域的深度傳導,內政維度上的社會危機、政治危機亦全面爆發(fā)!巴饫А薄皟冉埂悲B加并發(fā)!為“制”西患之“敵”,彌“內患”之“寇”,以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地主階級集團內部的改革派掀起了“求強”、“求富”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在興辦洋務事業(yè)的過程中,為了支持洋務事業(yè)的發(fā)展,洋務教育隨之興起。它在歷史發(fā)展的客觀進程中,洋務教育為近代中國社會培養(yǎng)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封建教育體制的束縛,開創(chuàng)了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歷程,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比較積極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地位。但是,由于洋務教育自身的封建性和保守性,導致其最終不能成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轉型。 本文主要從洋務教育產生、指導思想、基本主張以及洋務教育的基本內容等方面進行研究,使我們能夠對洋務教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更為客觀地評價洋務教育的歷史影響,并深刻反思中國教育現代化歷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簡明扼要地闡述洋務教育興起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演進過程,從而揭示洋務教育產生的必然性。第二部分:系統地闡述洋務教育的指導思想、存在的思想爭論以及“中體西用”思想的具體內涵。第三部分:從新式學堂的創(chuàng)辦、留學教育、翻譯西書和變革科舉制四個方面對洋務教育進行系統論述,現代化的教育因素的出現是洋務教育不同于傳統教育的關鍵所在。第四部分:客觀地評價洋務教育在中國教育現代化歷程中的影響,并深刻地揭示其歷史局限及其歷史啟示。
【關鍵詞】:現代化 洋務教育 教育現代化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52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 洋務教育興起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演進9-15
- (一) 洋務教育興起的歷史背景9-12
- (二) 洋務教育的歷史演進12-15
- 二. 洋務教育的指導思想及基本主張15-24
- (一) 洋務教育的指導思想:中體西用15-18
- (二) 洋務教育興辦中的思想爭論18-20
- (三) 洋務教育的基本主張20-24
- 三. 洋務教育的主要內容24-37
- (一) 新式學堂的創(chuàng)辦24-27
- (二) 留學教育的興起27-31
- (三) 翻譯西書31-33
- (四) 科舉制的變通33-37
- 四. 洋務教育的歷史影響及歷史啟示37-47
- (一) 洋務教育的歷史影響37-41
- (二) 洋務教育的歷史局限性41-44
- (三) 教育現代化視域下洋務教育的歷史啟示44-47
- 結語47-48
- 參考文獻48-53
- 后記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革新;十九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西學在中國的傳播[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05期
2 黃麗芬;洋務教育與中國教育的近代化[J];吳中學刊;1998年04期
3 呂景琳;同文館述評[J];東岳論叢;1985年01期
4 張禮恒;;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的成功與失敗——以洋務運動為中心的歷史考察[J];東岳論叢;2010年04期
5 王文江;王超;;洋務運動“中體西用”思想述評[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王冬燕;楊兆凱;;洋務教育與中西文化[J];長白論叢;1996年02期
7 田正平;論中國教育近代化的延誤[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6年04期
8 楊向群;“中體西用”與洋務運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9 王兆祥;;“中體西用”再論[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08期
10 詹素平;;試論洋務教育對中國教育近代化的影響[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本文關鍵詞:教育現代化視域下的洋務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42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