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盧姆教育目標與我國三維目標的比較——兼談對我國高中教學的啟示
本文選題:布盧姆教育目標 + 認知領(lǐng)域。 參考:《教學與管理》2014年30期
【摘要】:介紹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修訂版與我國三維目標,界定二者范圍,從內(nèi)容、維度、層次性與整體性、最終目標四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我國三維目標產(chǎn)生借鑒意義。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vised ver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goal classification theory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goal of our country, defines the scope of the two, and analyzes the four aspects of content, dimension, level and integrity, and the final goal, in order to produc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s three-dimensional goal.
【作者單位】: 貴州安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
【基金】: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規(guī)劃課題資助項目(2013GG100)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魏宏聚;;新課程三維目標表述方式商榷——依據(jù)布魯姆目標分類學的概念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4期
2 皮連生;吳紅耘;;兩種取向的教學論與有效教學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吳紅耘;皮連生;;修訂的布盧姆認知教育目標分類學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兼論課程改革中“三維目標”說[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4 皮連生;;運用科學取向教學論,引領(lǐng)教改新方向[J];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琴;;試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S1期
2 秦建興;;淺談中學信息技術(shù)課程的教與學[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姜邱焰;;邏輯推理能力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張祖榮;張紹斌;;《觀賞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改革初探[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35期
5 張新明;王振;承孝敏;;從心理學視角看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高一花;鄧俊斌;;淺論高考指揮棒下的新課改的進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7 郭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8 羅菲;;淺談中職英語分層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9 王宏偉;王小許;;從文科生知識結(jié)構(gòu)談醫(yī)學物理課程建設[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馬征杰;大學生思想品德定量評價體系設計與程序[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馬艷云;;西方學習動機理論的發(fā)展演變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黃強軍;李山林;;“語文課程語言知識內(nèi)容”辨正[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東新;;數(shù)字電子技術(shù)課程目標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shù)研究會論文集[C];2009年
4 吳有昌;高凌飚;;對數(shù)學學習過程性評價內(nèi)容與實施的思考[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谷長江;梁承謀;王長生;劉改成;;體操運動員認知復雜性的實證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丁俊武;;動作技能學習理論的演變及發(fā)展展望[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董立平;;中職課堂有效教學生本化策略初探[A];2012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玉容;教學型大學質(zhì)量經(jīng)營:理論與策略[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瑞;理解與超越:情境適應性教學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李傳英;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7 黎志華;教師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芳;西藏農(nóng)牧區(qū)小學漢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寶宏;規(guī)則變式三種習得和應用方式的遷移效果[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明偉;職高數(shù)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嚴艷琳;高中新課程四要素耦合評價的探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單利娟;基于個案的高校學生評教指標的研究與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龍居洋;關(guān)于中國人日語學習者的學習觀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旭彤;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教學質(zhì)量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馮曉斐;高職旅游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荊立輝;對新課標下的蘇州市語文中考閱讀命題的研究及對閱讀教學的反思[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劉潔;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策三;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2 石中英;;教育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張悅?cè)?;三維目標尷尬處境的歸因探析[J];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吳志華,鄒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課程目標[J];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06期
5 吳紅耘;皮連生;;修訂的布盧姆認知教育目標分類學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兼論課程改革中“三維目標”說[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6 郭華;;新課改與“穿新鞋走老路”[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7 邢紅軍;;三論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險之旅[J];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照團;;視“三維圖解” 說“三維課堂”[J];小學教學研究;2003年04期
2 潘照團;;讓三維目標“落戶”語文園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J];黑龍江教育(小學教學文選版);2006年10期
3 何根林;;在三維目標間尋找平衡點——《規(guī)?涨暗膽(zhàn)爭浩劫》教學案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6年10期
4 許文東;;高三物理復習教學與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落實[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2期
5 焦彥平;;對新教材的一點感受[J];物理教學探討;2007年13期
6 趙志祥;劉建新;;試論社區(qū)教育三維目標[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年20期
7 張國帥;耿愛麗;;有感于“不會教了”——兼談“三維目標”的落實[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論壇;2007年06期
8 湯洪偉;;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07年09期
9 鄭荔暉;;從木桶效應看小學語文課三維目標的達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年01期
10 錢文信;;如何在數(shù)學活動中落實“三維目標”[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予紅;;如何將三維目標落實到化學課堂[A];甘肅省化學會二十六屆年會暨第八屆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鸝;顧昌耀;;三維目標決策判據(jù)函數(shù)及其在工程技術(shù)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科學決策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六次年會論文集[C];1990年
3 黃梅;李遠蓉;;三維目標的知識加工與教學策略[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葉紅霞;金亞秋;;三維目標與粗糙面復合模型散射的解析-數(shù)值混合算法[A];全國計算物理學會第六屆年會和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吳玉平;;新課標背景下語文課堂的應對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6 陳杰;;中學化學新課程教學之我見[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呂桂娟;;“3+1”課堂模式改革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8 韓彪;;抓探究、重過程,落實三維目標[A];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9 匡磊;金亞秋;;三維目標與隨機粗糙面復合電磁散射模擬的FDTD方法[A];第二屆微波遙感技術(shù)研討會摘要全集[C];2006年
10 瞿春暉;;貫徹新課改的理念,政治教學要突破“實、新、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貴州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姜堰市婁莊中學 楊海萍;淺談新課程中的三維目標[N];學知報;2010年
2 本報駐倫敦記者 郭林;英國規(guī)劃“三維目標”[N];光明日報;2005年
3 相延德 趙徽;研究性學習怎樣實現(xiàn)“三維目標”[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鐘海英;整合三維目標 完善學生評價[N];張掖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李炳亭 特約記者 洪湖;“動詞”解讀三維目標[N];中國教師報;2010年
6 廊坊市東沽港鎮(zhèn)磨漢港小學 趙寶根;談閱讀教學中“三維目標”的教學策略[N];廊坊日報;2007年
7 臨川青泥中心小學 徐芙蓉;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語文教學水平[N];撫州日報;2010年
8 查有梁;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N];四川日報;2007年
9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 韓國海;從課程目標角度審視“三維目標”[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教授,教育部新課程教學專業(yè)支持工作項目組組長 余文森;“三維目標”就像一個立方體的“長、寬、高”[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黃梅;基于三維目標的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陳曉飛;基于骨架的目標表示和識別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4年
3 徐利明;分層介質(zhì)中三維目標電磁散射的積分方程方法及其關(guān)鍵技術(shù)[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高陽;成像制導中的圖像預處理及目標識別技術(shù)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匡磊;三維目標與隨機粗糙下墊面復合電磁散射的FDTD方法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席學強;基于模型的遙感圖像三維目標識別系統(tǒng)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0年
7 趙逸庶;高中物理科學探究活動實施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閆艷;課堂教學目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三維目標”整合的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2 柴光欣;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的實施評價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3 羅玉云;化學“三維目標”整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敏;構(gòu)建生態(tài)課堂:有效協(xié)整思想品德三維目標的探索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清;基于激光雷達的三維目標檢測[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秀君;初中化學教學中“三維目標”整合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吳永波;思想政治課三維目標整合實現(xiàn)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程鈺;山東省“三維目標”評判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麗麗;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三維目標整合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楊曉芹;詩詞教學中三維目標實施方案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160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16012.html